我跟着刘阳一行人离开了岛屿。
他们和海警分开了,先去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几人身体都没有问题,之后分道扬镳了。
魏迟、程程和刘阳一起回到了公寓。
每人拥有一间独立卧室,房间布置简约温馨,一张舒适的单人床靠墙摆放,旁边是简约的书桌与衣柜。
公共区域设有宽敞明亮的客厅,摆放着柔软沙发与木质茶几。
开放式厨房炊具齐全,我们国人就是喜欢做饭的。
公寓窗外,绿植园区,绿意盎然。
三人应该是特别疲惫了,随便吃了一点,收拾收拾就各自回房休息了。
我化作虚影,在公寓里溜达了一圈。
程程和魏迟早早就睡着了。
刘阳倒是还在对着那些符号和图案写写画画的。
他大概都忘记百元大钞在他口袋里了吧!
就在此时,他从换下来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了百元大钞,表情看起来,若有所思。
之后,他把百元大钞放在桌上,又忙碌了一阵。
大概到了下半夜,才回到床上休息。
这是工作狂呀!
我也回到百元大钞空间休息。
次日,我被热闹的嘈杂声吵醒!
这刘阳一大早干嘛呢?
我晕晕乎乎的!
忽然,一个激灵,不会是出去买早餐吧,我不会又要易主了吧!
我赶紧化作虚影出去看看。
此刻,百元大钞在刘阳的裤子口袋里。
他今天穿了一件浅蓝色的棉质衬衫,袖口整齐地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
下身是一条深色的直筒休闲裤,脚上是皮鞋。看起来很干净干练。
我环顾四周,这是什么地方呀?
这时候,魏迟,程程,艾米和大卫都一起来了,还有一个看起来比较年长的老外,看气质估计是什么领导。
我在旁边看着他们互相交流,看样子是要开个会。
他们一会用中文交流,一会用外语交流,我大概猜出了七七八八的意思。
应该是对岛屿上的发现做着分析和讨论。
具体的学术性的词汇,我也听不懂。
出去看看吧!
Centre for Tropical Environmental 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TESS
这里是一所大学吗?看不懂!
好像有教学楼,我过去看看,确实是一所大学。
可是感觉又不一样,感觉这是在雨林里。
我还是回去吧,我这路痴一会又迷路了!
很多外国人,白人居多,也有其他颜色的人种。
这是哪一个国家呀?
这字母,我一个也看不懂!
跟着刘阳一段时日,他每天除了开会就是做研究,各种各样的研究。
然后就是写,各种写。
他们三个也做饭吃,做自己的家乡菜。
程程是南方的,魏迟是北方的,刘阳是南北交界的。
跟了他们一段时间,我终于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他们是什么身份了!
这里是澳大利亚凯恩斯的詹姆斯·库克大学热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艾米是美国考古学家,受资方派遣参与此次项目。
1992 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她,凭借优异成绩取得考古学博士学位后,在美洲、欧洲多地参与过重大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资方看重她的专业能力,希望她能主导对荒岛文物及文明遗迹的研究。
大卫同样是资方代表,作为资深人类学家,1990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他,在哈佛大学取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后,一直致力于不同地域人类文明演变的研究。
他凭借在学界的影响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被资方邀请加入项目,负责从人类发展脉络的角度剖析荒岛上可能存在的古老文明。
刘阳作为来自国内顶尖考古研究机构的考古学博士,与魏迟这位擅长野外生存与地理环境研究的探险地理学家,以及专业聚焦植物特性与生态关系的生物学家程程,一同与艾米、大卫在研究中心展开工作。
在研究中心里,各类先进仪器设备一应俱全。
刘阳和艾米带领考古团队,在宽敞明亮的考古分析实验室,利用高精度的成像设备和年代测定仪,对从荒岛上带回的带有神秘符号的文物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解读这些符号背后的文明密码。
大卫则与魏迟在地理信息模拟室,借助 3D 建模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重现荒岛的地质变迁和生态演变,探讨地理环境对古老文明发展的影响。
程程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运用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LC - MS)等高端设备,对岛上的致幻植物样本进行成分分析,试图从生物学角度揭示这些植物致幻和导致假死现象的原理。
众人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都期望通过在这个研究中心的深入研究,全面且系统地揭开那座神秘荒岛古老文明的神秘面纱。
这都是顶尖人才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