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 > 第195章 工业底子太薄,熟练工人匮乏

东京,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办公室内,烟雾缭绕,高级将领和内阁官员们的脸上,同样交织着野心、焦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诸君,支那的统一进程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稳固得多。” 一位佩戴着中将军衔的陆军将领,用手指重重地点着摊开在榻榻米上的巨大地图,那地图上,中国庞大的版图已经被各种颜色的箭头和标注所覆盖。

“唐启此僚,手段狠辣,思想激进,更可怕的是,他在工业建设和军事现代化上的投入,简直是不计成本!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的航空工业和某些…某些我们尚未完全弄明白的电子技术领域,进展神速!”

旁边一位海军大将冷哼一声,捋着自己修剪整齐的仁丹胡:“速度再快,也不过是支那人虚张声势。他们的工业底子太薄,熟练工人匮乏,资源调配混乱。帝国的‘八八舰队’计划正在稳步推进,我们的‘一式’战斗机原型机也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支那的天空和海洋,未来必将是帝国翱翔的猎场!”

他的话虽然强硬,但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疑虑,却暴露了他内心并非毫无波澜。近期从中国传回的一些零碎情报,关于那种被称为“电探”的新型探测技术,虽然语焉不详,却足以引起警觉。

另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语气更为谨慎:“但是,我们不能不防。唐启的政策具有极强的排外性,尤其是对帝国。我们在满蒙、在山东的特殊权益,正在受到他们日益强烈的挑战和侵蚀。必须制定更为周密的预案,必要时,需要采取断然措施,在其羽翼未丰之前,予以…必要的打击。” 他的话语留有余地,但“断然措施”和“必要打击”这两个词,在密闭的房间里显得格外阴冷。

这些对话,这些基于错误情报和傲慢心态做出的决策,勾勒出的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充满侵略与压迫的未来图景。他们无法想象,就在北京的郊外,那个他们视为落后愚昧的国度,已经点燃了一盏将在未来照亮夜空、让他们所有的突袭计划付诸东流的“神灯”。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这种基于唐启超越时代认知所创造出的“科技代差”,正是此刻在中国实验室里诞生的、最核心的“爽点”与逆袭的希望所在。

视察结束,返回居所的汽车上,唐启靠在颠簸的后座上,闭目养神。车窗外的北京城华灯初上,偶尔有电车铃铛清脆的响声传来,提醒着这个古老城市正在发生的缓慢而确实的变化。

但他脑海中浮现的,却不是这短暂的安宁,而是另一段记忆里,这片土地曾经承受过的、更加深重的苦难与屈辱,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城的血泪、重庆上空肆虐的轰炸机…那些画面如同梦魇,鞭策着他,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还不够快…远远不够…” 他无声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雷达的突破固然可喜,但它只是防御体系的一环。

航空发动机的瓶颈、钢铁产量、石油储备、化学工业…千头万绪,每一个环节的落后,都可能在未来付出鲜血的代价。他知道历史的洪流并不会因为他一个人的出现而彻底改变方向,敌人的贪婪与凶残只会更甚。

他必须利用好这宝贵的、敌人尚未完全警觉的时间窗口,将更多的那些超越时代的概念和技术方向,以合乎当前科技基础和理解水平的方式,引导着这些才华横溢却缺乏方向的本土科学家们,去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这种引导,并非简单的灌输,而是一种精妙的催化。他需要在他们遇到瓶颈时,看似无意地提点一个材料学的方向;需要在论证技术路径时,用朴素的比喻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需要在资源调配陷入僵局时,以首脑的权威强行打通关节。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也伴随着风险,但他别无选择。统一全国只是第一步,让这个国家拥有足以自保、乃至抗衡强敌的武力,才是他穿越时空到此的终极使命。

车子驶入戒备森严的西山官邸。唐启走下汽车,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抬头望向东南方的夜空。而他刚刚见证诞生的那台粗糙的“电探仪”,以及那些还在图纸上、在实验室里、在工厂车间中奋力攻关的航空发动机、新式战机、潜艇蓝图…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应对那注定要到来的风暴。

实验室里那些年轻研究员们因为长期熬夜而布满血丝,却依然闪烁着理想光芒的眼睛;王助、冯如、周天他们,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条件下,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才华,将他那些看似荒谬的“概念”一点点变为现实。

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或许不完全理解大帅为何对某些技术方向如此执着,但他们信任他,愿意为了一个强大国家的梦想而燃烧自己。他们,才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脊梁,是伟大得以彰显的根基。

“我们会守住这一切的。” 唐启低声说道,像是在对夜空承诺,又像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布满荆棘,但至少今夜,在这1921年的寒冬里,一只至关重要的“眼睛”已经悄然睁开。

它或许还视线模糊,但它终将看穿迷雾,洞悉威胁,守护这片多灾多难却又顽强不屈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他誓死守护的人民。

这微弱的电波信号,不仅探测到了一架训练中的飞机,更仿佛穿透了历史的烟云,提前敲响了某种侵略者终将覆灭的丧钟。

为什么先发展雷达,而不是航母飞机?本土防御一直都是大问题,北边。叫嚣着核弹洗地,东边亡我之心不死,海的另一边更是,到七十年代,我们也才完成了对应的陆基防御,海基防御才刚刚起步,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的研究,才让我们拥有了强大的国防实力。

点个催更呗!

喜欢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