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地说道:“郝哥,你有所不知啊,我现在带着我妹妹雨水在前门四合院住得好好的呢,都已经住了好几年啦!
我只是偶尔才会回一趟南锣鼓巷 95 号四合院,去看看我自己的房子。”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而且啊,自从我离开那里之后,四合院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可就真的不清楚喽。”
说到这里,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对那个四合院已经没有太多的牵挂。
郝平川听了他的话,不禁有些惊讶,追问道:“照你这么说,这 95 号院里的这个易中海,为了养老都快要走火入魔啦?”
何雨柱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可不是嘛,我看他呀,就是太想找个人给他养老送终了,都快魔怔了!”
郝平川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可你跟他毕竟是在一个院里的呀,他怎么可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你在外面逍遥自在呢?”
“更何况,你爹何大清都已经丢下你们兄妹俩跑去保城来帮套去了,这不就等于是上面没有了长辈吗?”
“这就是上好的养老人选啊!”
郝平川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疑惑,仿佛心中有无数个问号在盘旋。
自从与何雨柱打过交道之后,他对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特意去深入了解了一下何雨柱的成份背景。
经过一番调查,郝平川惊讶地发现,何雨柱的家族历史竟然如此平凡而又特别。
他的祖上数代人都是雇农,然而,从他的爷爷那一代开始,这个家族的命运似乎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何雨柱的爷爷,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毅然决定去给别人当学徒,学习厨艺。
这一举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成为了这个家族走向厨艺之路的开端。
在他爷爷的悉心教导下,何雨柱的父亲何大清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厨子。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在厨艺领域崭露头角。
而当何大清有了自己的孩子何雨柱之后,他又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了儿子,希望他能够学有所成,有一个吃饭的手艺。
而何雨柱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从小就对厨艺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热情。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后来更是拜入了鸿宾楼之前的掌勺大厨王德义门下,学习川菜的精髓。
可以说,何雨柱的家族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厨子世家,他们的厨艺传承历经三代,从未间断。
何雨柱撇了撇嘴,冷笑一声道:“易中海怎么可能放过我呢,之前我在鸿宾楼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来找过我,那时候我师傅还没去津门,仍然在鸿宾楼掌勺。”
“他跟我打感情牌,想要让我去之前的娄氏轧钢厂,也就是现在的红星轧钢厂上班。”
“只不过,被我师父给直接怼了回去。”
说到这里的时候,何雨柱呵呵一笑。
“郝哥,你也知道我是个厨子,那你知道他让我去食堂干啥吗??”
郝平川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问道:“那他让你去当的到底是普通厨师、厨师班长,还是食堂主任呢?”
听到这个问题,何雨柱不禁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无奈地回答道:“你可别想得太多了,我跟你说啊,他可没让我去当什么食堂主任或者厨师班长,就连普通的厨师都不是呢!他居然让我去轧钢厂的食堂里当一个学徒……”
郝平川听后,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学徒??”
何雨柱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对呀,就是学徒。”
郝平川皱起眉头,仔细回忆起自己之前看过的有关何雨柱的背景资料,突然说道:“我记得你那时候好像就已经上灶开始做菜了吧?”
何雨柱再次点头,证实了郝平川的记忆,他说道:“没错,那时候我确实已经上灶了。”
郝平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愤愤不平地说道:“这个易中海的心思也太不纯了吧!他怎么能让你这样一个在酒楼里掌勺的厨子去工厂里当学徒呢?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郝平川实在想不明白易中海这么做的目的,任凭他如何想都想不明白。
何雨柱解释道:“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让我进厂当学徒这么简单,而是在我进入食堂成为学徒之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看住我,对我施加所谓的恩情。”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郝哥,你再好好想一想,结合我爹何大清跑路保城这件事来看,49城里就只剩下我和我妹妹相依为命了。”
他的声音略微低沉,“一个才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还要带着一个年纪更小、不足十岁的小娃娃,在那种艰难的时期,我们的生活有多艰难可想而知。”
何雨柱深深地吸了口气,继续说道,“以易中海的沉稳和老辣,如果不是我还算有点小聪明,如果不是我师父一直给我当后盾,给我撑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