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距离大营还有三里地时,莫罗勒住马缰,对身旁的德昌吩咐道:"派快马前去禀报阿桂将军,就说火器营已至,请示扎营地点。"
德昌立即指派一名精干斥候飞驰而去。不多时,就见那名斥候引着一名身着正蓝旗军服的传令兵疾驰而回。那传令兵在莫罗马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禀莫参领,阿桂将军有令:请贵部就地扎营。待安营完毕,请参领即刻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莫罗抱拳回礼:"末将领命。"
待传令兵离去后,莫罗立即召集庆泰、常安、阿林保、恒保四名护军校:"传令下去,全军就地扎营。务必叮嘱士兵,不得声张我部乃火器营。"
"喳!"四人齐声应道,随即各自去安排所辖人马。
莫罗转向朝鲁:"朝鲁,你去准备我的营帐。"又对萨哈道:"萨哈,你随我去中军大帐。"
安排妥当后,莫罗整了整盔甲,带着萨哈策马向大营方向疾驰而去。三里路程转眼即至,沿途可见各营士兵正在准备着物资,紧张而又忙碌。
莫罗带着萨哈来到大营辕门前,守门的兵丁仔细查验了莫罗的腰牌和令箭后,恭敬地让开道路。穿过层层营帐,中军大帐很快映入眼帘。
"萨哈,你就在这等我。"莫罗对萨哈吩咐道,自己则整了整衣甲走向大帐。
帐前两名持刀侍卫目光如炬。莫罗抱拳道:"火器营镶蓝旗副参领莫罗,奉阿桂将军将令前来议事。"
其中一名侍卫转身入内禀报。不多时,厚重的帐帘掀起:"大帅传莫参领进见。"
莫罗迈入帐内,只见这顶中军大帐颇为宽敞,约莫能容纳二十余人。阿桂身着正白旗戎装,端坐在正中的虎皮交椅上。帐内左右两侧各站着一排将领:左侧七名满族将领按品级排列,右侧则是六名绿营将领。莫罗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左侧倒数第二位的健锐营参领景琛。
"卑职莫罗,参见将军。"莫罗单膝跪地,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阿桂微微颔首:"免礼。"他指了指左侧末位,"站到那边去吧。"
莫罗起身,缓步走到左侧最末的位置站定。这个站位正合他的品级——作为正四品的火器营副参领,在这些正三品、从二品的高级将领面前,自然要居于末席。帐内炭火正旺,却掩不住那股肃杀之气。莫罗挺直腰背,目不斜视,静候阿桂训示。
阿桂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的军事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青羊坡的位置上。帐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将领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用朱砂标注的区域。
"诸位,"阿桂的声音沉稳有力,"据最新探报,青羊坡盘踞着约两千余番兵,是方圆两百里内最大的一股敌军。"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等高线滑动,"此处地势险要,番兵依托十几座碉楼构筑防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阿桂转身面向众将,面色凝重:"我军自山脚仰攻,已有三日。虽为佯攻,但伤亡已逾百人。"他拿起案几上的战报,"更棘手的是,这些番兵极擅山地作战,他们以碉楼为据点,相互策应,我军每攻一处,必遭三面夹击。"
帐内炭火噼啪作响,阿桂的眉头越皱越紧:"若继续强攻,即便取胜,也必是惨胜。但此战必须速决——"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剿灭这股番兵,方圆两百里内再无能成气候的叛军。今日召集诸位,就是要商讨一个既能速胜,又能减少伤亡的良策。"
说到这里,阿桂的目光缓缓扫过帐内每一位将领,最后在莫罗身上短暂停留:"诸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可有破敌良策?"
阿桂话音刚落,站在左侧第二位的满族副都统鄂善立即出列抱拳:"末将以为,可派精锐趁夜潜入碉楼下方,以火攻之。碉楼多为木质结构,一旦起火,楼内番兵必弃守而逃。"
右侧第三位的绿营副将马成德闻言立即反驳:"卑职以为此计不妥。番兵在碉楼外设有明哨暗岗,更有游动巡逻。我军士兵未近碉楼,恐怕就已遭伏击。"
鄂善冷笑一声:"马副将此言差矣。我八旗勇士最擅夜袭,区区几个番兵哨岗,何足挂齿?"
马成德不卑不亢:"鄂都统,此非勇武之争。末将前日亲自率队侦察,发现每座碉楼外至少驻有三十名番兵,且都配有弓箭。贸然接近,无异于送死。"
"哼!"鄂善面色一沉,"马副将莫不是怕让绿营弟兄打头阵?若觉危险,我八旗子弟自可担此重任!"
"都统此言差矣!"马成德声音提高了几分,"卑职所虑非是谁去打头阵,而是此计根本难以奏效!即便侥幸点燃一座碉楼,其余六座照样可以互相支援。届时非但无法破敌,反会打草惊蛇!"
鄂善还要再争,阿桂抬手制止:"好了!"他目光严厉地扫过二人,"本帅要的是破敌良策,不是听你们争执。"
帐内顿时鸦雀无声。阿桂将视线转向健锐营参领景琛:"景参领,你部擅长攻城拔寨,对此战可有良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