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会议室,气氛降到了冰点。椭圆形的会议桌中央摆放的鲜花似乎都因这凝重的空气而萎靡不振。沙瑞金坐在主位,脸色铁青,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每一声都敲在与会者的心坎上。他面前摊开的一份项目备忘录,最后一页那个代表对方意见的“暂缓”字样,显得格外刺眼。
“再说一遍,”沙瑞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压抑的怒火,仿佛暴风雨前的低气压,“科朗集团东亚区的总裁菲利普斯,在最后签约的关口,通过视频会议,用他那个带着伦敦东区口音的英语,告诉我们,因为‘汉东省目前配套政策的前景不明朗’,以及,”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经济、商务、开发区的负责人,“以及对投资环境的‘某种不确定性’表示担忧,所以决定无限期推迟这个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园项目的最终决策?谁能给我一个明白的解释?嗯?”
这个科朗集团项目,是沙瑞金就任汉东省委书记后,呕心沥血推动的标杆性外资项目。投资额度巨大,技术含量顶尖,一旦落地,不仅能带来巨额税收和就业岗位,更能极大提升汉东的产业能级和国际化形象。沙瑞金将其作为自己“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王牌,亲自参与前期接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政策,甚至破格给予了多项优惠条件。谈判持续了近半年,前期一切顺利,科朗集团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所有人都认为签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就在临门一脚的关头,对方却突然踩了急刹车。
主管商务的副省长擦了擦额角的细汗,硬着头皮回答:“沙书记,科朗集团方面给出的官方理由,确实是配套政策和投资环境。他们指的……可能是一些最近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比如加强环保准入、提高劳工权益保障标准等,他们认为这可能会增加运营成本和不确定性。另外,他们也提到了近期一些关于汉东的……嗯……非官方报道。”
“非官方报道?”沙瑞金追问,目光如炬,“什么报道?哪里来的报道?”
“主要是一些国际性的投资咨询机构和风险评估公司发布的区域风险评估简报。”发改委主任接过话头,语气谨慎,“内容……大多是些捕风捉影的东西,提到了汉东省近期在反**、整顿金融秩序方面的力度较大,暗示可能存在‘政治风险’和‘政策波动’。这些报告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科朗集团作为跨国企业,非常看重这些第三方评估。”
“荒谬!”沙瑞金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叮当响,“加强反腐,整顿金融,创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这恰恰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长远之举!怎么到了他们嘴里,就成了‘不确定性’?难道他们更喜欢以前那种官商勾结、潜规则横行的‘稳定’吗?!”
他的愤怒情有可原。为了这个项目,他顶住了多少压力?那些认为他“崇洋媚外”、“牺牲本地企业利益”的暗中非议,那些希望维持旧有格局的既得利益者的软抵抗,他都挺过来了。他一心以为,用真诚和更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吸引优质外资,为汉东趟出一条新路。可现在,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没人敢接话。大家都明白,事情绝非“官方理由”那么简单。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谁又敢轻易说出口?那涉及到更敏感、更复杂的政治博弈。
沙瑞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祁同伟身上。祁同伟作为公安厅长,本不是经济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但因为项目涉及重大安保和稳定评估,也被要求参会。
“同伟同志,”沙瑞金点名,语气缓和了一些,但探究的意味很明显,“你是政法委书记,负责维稳。从你的角度看,科朗集团所谓的‘投资环境不确定性’,除了这些表面的政策因素,还有没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原因?或者说,在我们的地面上,有没有什么人,在暗中散布一些不实信息,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尖锐,几乎是在直接怀疑祁同伟管辖的领域出了问题,甚至是暗示有人作梗。
祁同伟面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凝重。他坐直身体,迎着沙瑞金的目光,诚恳地回答:“沙书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会后,我会立刻让网监和经侦部门牵头,对近期所有涉及汉东投资环境的国内外媒体报道、网络信息,尤其是您提到的那些风险评估简报的来源和内容,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我们一定会查清楚,这些‘不确定性’的论调,到底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分析,还是别有用心者的刻意渲染。”
他顿了顿,继续表态,语气坚决:“公安机关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我们的天职。如果发现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诋毁等方式,破坏汉东的投资环境,干扰重大项目的落地,我们一定依法严厉打击,绝不姑息!请沙书记和省委放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