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号旗舰的指挥舱内,淡金色的灯光映照着全息星图上密密麻麻的光点——那是静月星周边尚未探测的星域坐标。陈默刚从苗王小世界返回,尽管眉宇间还带着一丝阵法消耗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他将手中的灵脉稳定报告放在控制台,转身看向等候指令的刘能与三族队长。
“刘能,立刻传令下去。”陈默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以静月星为核心,向四周五百光年内的星域辐射,派出所有库存的无人探测机,每台探测机配备独立的光谱分析仪和引力波探测器,重点排查类地行星、小行星带及星云密集区,务必在七十二小时内传回首批资源勘探数据。”
刘能上前一步,手指在全息星图上快速标记:“舰长,目前舰队仅存三十台无人探测机,若要实现全方位辐射探测,至少还需补充五十台,而且部分老旧机型的续航能力不足,恐怕无法支撑远距离探测任务。”
陈默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控制台旁的资源报表——静月星地核虽已失去灵脉,但地表岩层中仍富含铁晶矿、钛合金及能量晶体,足以支撑大规模工业生产。“虫牙,”他看向虫族队长,“你的噬矿虫群开采效率如何?能否在三天内提供三千吨高纯度铁晶矿和一千吨能量晶体?”
虫牙的复眼快速闪烁,前肢在数据板上敲击着:“舰长,噬矿虫群目前有三个开采分队,若启用苗王小世界培育的新一代噬矿虫(已通过灵脉灵气强化,啃噬速度提升50%),可将日开采量提升至铁晶矿一千二百吨、能量晶体四百吨,三天内完全能满足需求。只是……矿石需要冶炼成合金才能用于制造无人机,舰队的冶炼炉数量不足,恐怕会拖慢进度。”
“绿萝,”陈默转向植物族队长,“植物族的星藤能否辅助搭建临时冶炼车间?用星藤编织导热管道,配合能量晶体提供的高温,可快速完成矿石冶炼,同时星藤的韧性还能保护设备免受静月星地质活动的影响。”
绿萝轻轻晃动着发丝间的嫩叶,周身泛起淡淡的绿光:“舰长放心,星藤的导热效率是普通金属管道的三倍,且能根据温度自动调节韧性,我会带领青藤组在采矿点三公里外搭建六个临时冶炼车间,确保矿石开采后一小时内进入冶炼流程。”
陈默满意地点头,走到指挥舱中央的战术沙盘前,指尖在沙盘上勾勒出无人机作战的模拟轨迹:“石夯,兽族负责组建防御警戒圈,你的裂地小队驾驶机甲在冶炼车间和采矿点周边巡逻,重点防范星际异兽和残余海盗的突袭。记住,只许驱逐,不许恋战,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生产,不是消耗。”
石夯咧嘴一笑,握紧了腰间的震荡斧:“舰长放心!裂地小队的机甲都加装了苗王小世界的灵气护盾,寻常异兽根本破不了防,只要海盗敢来,保证把他们的战舰拆成零件,还不伤咱们一兵一卒!”
“不是‘拆成零件’,是‘驱离’。”陈默强调道,语气严肃起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用最少的有生力量消耗,换取最大的战略优势。幽暗星云危机四伏,后续的资源勘探和舰队推进,还需要各族战士保持完整战力,不能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冲突中折损人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地说:“从今天起,‘保存有生力量’将是我们所有行动的核心准则。科技可以量产,装备可以再造,但每一位战士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人族、兽族、虫族还是植物族,都不能轻易置于险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规模制造无人机——让机器去面对探测中的未知风险、战斗中的枪林弹雨,让战士们留在后方,用智慧和协作掌控战局。”
刘能等人纷纷点头,他们亲身经历过迷雾星区的苦战,深知有生力量损耗带来的被动,此刻对陈默的理念更是心服口服。
接下来的三天,静月星表面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工基地。采矿点内,新一代噬矿虫群如同黑色的潮水,在岩层中穿梭啃噬,高纯度的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临时冶炼车间;车间里,星藤编织的导热管道闪烁着红光,矿石在高温中熔化成液态金属,顺着管道流入模具,冷却后变成无人机的机身、机翼和能源核心;惊雷号的机库内,人族工程师们正将芯片、传感器和武器系统安装到无人机上,虫族的工蜂虫则负责调试能量线路,植物族的弟子们用星藤纤维编织无人机的缓冲垫,各族分工明确,配合得如同一个精密的齿轮组。
陈默几乎每天都泡在生产一线,从无人机的设计参数到生产流程的优化,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确认。当第一台新型无人战斗机下线时,他亲自登上测试平台,操控着无人机完成了悬停、俯冲、武器发射等一系列动作。无人机的机身采用流线型设计,表面覆盖着能吸收雷达波的隐形涂层,机翼下挂载着四枚微型能量导弹,机头的脉冲炮可在三秒内完成充能,射速比传统战机快两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