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陆彬专注于分析最新数据时,主屏幕一角突然弹出一条来自“海床计划”深海监测阵列的紧急警报。
“北大西洋中脊区域,深度4218米,监测到异常生物发光现象。”
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发光模式与已知的深海生物发光特性完全不符。”
冰洁迅速调取数据:“光谱分析显示,这种发光伴随有极低频的电磁波动,模式……与我们正在研究的信号存在某种数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指挥中心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发现可能意味着什么。
陆彬走到主屏幕前,目光深邃:“将深海发光数据与缅甸的引力微扰进行交叉比对。”
几分钟后,结果令人震惊——虽然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两种现象背后的数学核心惊人地一致。
“就像同一个源头,在不同介质中的投影。”冰洁低声说。
她调出全球地图,上面标记着所有异常事件的发生地点——缅甸北部、智利沙漠、现在又加上北大西洋深处。
这些点看似随机分布,但当冰洁引入地球板块构造图层时,一个模式浮现了:所有事件都发生在主要地质断裂带附近。
“它不仅在学习和适应,”陆彬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它还在多线探索。从陆地到海洋,从引力到电磁……”
就在这时,秦院士的紧急通讯接入,他的背景是北京凌晨的实验室:
“我们可能都低估了情况的复杂性。根据你们传来的新数据,我怀疑这种‘扫描’不是单一行为,而是一个庞大系统的不同‘触角’。”
“一个系统?”陆彬追问。
“就像互联网由无数节点组成,”秦院士解释道。
“我们检测到的可能只是这个系统的不同接入点。而它的核心……可能根本不在我们常规理解的三维空间内。”
冰洁突然调出一组刚解密的历史数据:“等等……‘海床计划’五年前在大西洋中脊的一次钻探中,曾记录到类似的异常发光现象,但当时被归类为仪器故障。”
所有线索似乎正在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一种智能信号,而可能是一个早已在地球上存在多时、刚刚被激活的分布式系统。
陆彬沉思片刻,下达了一系列新指令:“启动全球深海监测网络的全频段扫描;联系国际海洋研究组织,请求共享历史异常数据;同时,加强‘海床计划’各站点的安全防护。”
随着指令发出,指挥中心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这场竞赛的维度再次扩展,从陆地到深海,从当下到历史,谜团似乎越来越复杂。
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在指挥中心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而在这光明与阴影的交界处,人类认知边界的探索正悄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陆彬的指令在全球监测网络中激起涟漪,指挥中心在高效运转中迎来了2019年的最后几天。
窗外的硅谷,节日灯饰闪烁,但IMI总部48层的灯光却彻夜长明,与全球各地实验室、监测站的光点通过网络相连,共同织成一张应对未知的监测网。
这一年,对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而言,无疑是不平凡的。
沃克精心策划的复仇,一度将公司推向舆论与信任危机的风口浪尖。
紧随其后的美国大选,所带来的政治格局变动与国际科技合作政策的不确定性,更是让这家跨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外部环境。
然而,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陆彬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与战略定力。
在公司三位创始人——高瞻远瞩的约翰·史密斯先生、深谙技术与市场平衡的刘志强先生,以及稳重持诚、根基深厚的张建国先生——的悉心指导和坚定支持下,陆彬带领核心团队沉着应对。
他们不仅成功化解了沃克留下的危机,更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中,精准地把握住了科技发展的主航道。
三位创始人的智慧如同灯塔,在迷雾中为航船指引方向,使得IMI这艘巨轮得以化险为夷,冲破层层迷雾。
陆彬拨通专线:“行政总监张小慧,立即筹备年终总结高层管理线上线下会议,同时准备2020年的年初董事会会议的相关事宜。”
陆彬的指令通过专线传出,两个小时后,指挥中心的侧门便悄无声息地滑开。
行政总监张小慧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她身着剪裁利落的深灰色套装,手中拿着一个散发着柔和蓝光的透明平板,与指挥中心整体的科技感完美融合。
她没有急于打扰正凝视着全球地图上那几个关键光点的陆彬和冰洁,而是先与一旁的副董事长张晓梅低声交换了几句,迅速了解了当前事态的最新进展。
随后,她才在适当的间隙上前一步。
“陆董,冰洁总监,”张小慧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专业感。
“会议筹备工作已经启动。经过两个小时拟定了初步方案如下,请您审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