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的晨光,带着一丝微弱的暖意,透过器修仙工坊的窗棂,落在满是工具的木桌上。鲁班仙戴着一副铜制的 “灵纹镜”(专门观察细微纹路的神器),手里捏着一把细如发丝的 “解玉刀”,正小心翼翼地拆解一块假仙玉。小钱坐在对面,手里捧着一本 “器修图谱”,目光紧紧盯着假仙玉的每一处变化,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 这是他们收集到的最完整的假仙玉样本,来自仙市西侧 “仙露铺” 老板刘奶奶,表面的仙力涂层还未完全脱落,或许能找出更多线索。
“咔嗒” 一声轻响,解玉刀终于划开了假仙玉的表层。鲁班仙放下刀,摘下灵纹镜,用指尖轻轻捻起一小块脱落的涂层,放在阳光下仔细观察:“你看,这涂层的光泽很不均匀,里面掺了‘伪仙石’的粉末 —— 这种石头只有凡间黑石山才有,质地粗糙,却能短暂吸附仙力,所以看起来像真仙玉,其实一擦就掉。”
小钱凑近一看,果然发现涂层里藏着细小的灰色颗粒,比针尖还小,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他从袖袋里掏出之前鲁班仙鉴定的 “伪仙石样本”,放在一起比对 —— 颗粒的形状、颜色完全一致,显然来自同一处产地。
“不止如此。” 鲁班仙又拿起解玉刀,在假仙玉的断面轻轻刮了刮,落下一层细碎的粉末,“你闻闻这粉末的味道。”
小钱凑近闻了闻,一股淡淡的焦糊味扑面而来,还夹杂着一丝熟悉的腥气 —— 和之前收到的 “黑仙墨警告信” 上的味道一模一样。“这是…… 炼丹炉焦炭的味道?还有黑仙墨的气息?”
“没错!” 鲁班仙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从工坊的架子上取下一个小巧的 “灵力分析仪”,将粉末倒进去。仪器启动后,屏幕上很快浮现出一行行数据:“成分:伪仙石 60%、炼丹炉焦炭 30%、黑仙墨 10%……”
“炼丹炉焦炭?” 小钱皱起眉,“什么样的炼丹炉,会残留这么多焦炭在假仙玉里?”
鲁班仙拿起分析仪,指着屏幕上的 “焦炭纹路” 解释:“这是‘废弃丹炉’的焦炭 —— 你看这纹路,边缘有明显的氧化痕迹,说明丹炉已经停用很久了,而且之前炼过‘重火丹’(一种需要高温烧制的丹药),不然焦炭不会有这种暗红色。更关键的是,这黑仙墨的成分,和你之前说的‘暗财组织警告信’上的完全一致,是他们的专属配方,里面掺了‘幽冥草’的汁液,所以有这种腥气。”
小钱心里一沉 —— 伪仙石来自凡间黑石山,炼丹炉焦炭指向废弃丹炉,再加上暗财组织的黑仙墨,这三者结合,说明假仙玉的制造不仅需要凡间的原料,还需要天庭的炼丹设备,更与暗财组织脱不了干系。他连忙拿出之前收集的另外两块假仙玉样本:“鲁班仙,您再帮看看这两块,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特征?”
鲁班仙接过样本,只用解玉刀划开一个小口,就笃定地说:“不用全拆了,这两块的涂层和断面,跟刚才那块一模一样 —— 外层是伪仙石涂层,里面有废弃丹炉的焦炭,还掺了黑仙墨。看来所有假仙玉,都是同一个地方制造的!”
这个发现让小钱既兴奋又紧张 —— 兴奋的是终于找到假仙玉的共性特征,离源头又近了一步;紧张的是,能同时获取凡间伪仙石、天庭废弃丹炉和黑仙墨的,只有势力庞大的组织,暗财组织的能量,比他想象中还要强。
“鲁班仙,您能根据焦炭的特征,判断出是哪种炼丹炉吗?” 小钱追问,“比如丹炉的大小、年代,或者可能的位置?”
鲁班仙沉思片刻,从架子上取下一卷泛黄的 “天庭丹炉图谱”,翻到 “废弃丹炉” 那一页:“这种焦炭的纹路,像百年前‘废丹谷’的‘九转丹炉’—— 当年废丹谷发生丹炉爆炸,很多九转丹炉被废弃,里面残留的焦炭,就是这种暗红色,还带着重火丹的痕迹。不过具体是哪一座,还得去废丹谷实地查看才能确定。”
“废丹谷!” 小钱心里猛地一震 —— 昨天李老刚说过,有黑斗篷在废丹谷附近活动,现在假仙玉的焦炭又指向那里,两者肯定有关联!
离开器修仙工坊时,天已经过了正午。小钱抱着装有假仙玉样本和鉴定报告的木盒,快步往万事屋走,心里盘算着要尽快把这个发现告诉李老,让他加强对废丹谷的巡查。
刚走到仙市中段,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 —— 清洁仙娥王婶、仙露铺的刘奶奶,还有之前买不到凝露草的年轻仙娥,正围着李老,手里拿着几张竹简,似乎在说着什么。
“小钱仙官,你可来了!” 看到小钱,李老连忙招手,“这些乡亲们又提供了新线索,都是关于假仙玉和黑斗篷的!”
小钱快步走过去,王婶第一个迎上来,手里攥着一张画着路线的竹简:“小钱仙官,我昨天晚上去废丹谷附近清洁,看到有黑斗篷神仙从谷里出来,手里提着黑色的箱子,箱子缝里掉出的东西,跟假仙玉一模一样!我偷偷跟着他们,发现他们把箱子送到了鬼市入口,交给了一个戴青铜面具的人,然后那个面具人又把箱子分给仙市的小商贩 —— 你看,这是我画的路线,从废丹谷到鬼市,再到仙市的几个摊位,都标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