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仙凡同心馆外,一队身着异域服饰的凡间使者格外引人注目 —— 他们来自凡间 “万国商业联盟”,这是由东、西、南、北四大洲 20 余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旨在推动各国跨境贸易合作与经济秩序建设。为首的联盟秘书长手持烫金邀请函,目光中满是期待:“早就听闻天庭新秩序让仙凡融合、跨仙界贸易成效斐然,今日专程来访,就是想学习这份‘跨界合作’的宝贵经验。”
小钱虽已退居幕后,但作为新秩序的奠基人,仍亲自参与这场重要交流。他身着简约的天青色顾问袍,与年轻团队一同在馆前迎接:“跨界合作的核心,是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天庭的经验,或许能为凡间国际合作提供一些思路。”
随着使者团步入同心馆,一场跨越 “仙凡” 与 “国际” 的经验分享会正式开启,天庭新秩序的影响力,也从仙界与凡间,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一、来访动因:凡间国际合作的 “困境” 与 “求索”
“我们万国商业联盟成立三年,却始终面临两大难题。” 在交流会上,秘书长率先坦诚分享凡间国际合作的困境,这些困境竟与天庭新秩序建立前的 “仙凡贸易乱象” 有着惊人的相似:
1. 跨境贸易不公:强国垄断,弱国受损
凡间各国经济实力差异显着,部分强国凭借技术、资源优势,垄断跨境贸易的核心渠道 —— 如西域强国控制着 “丝绸之路” 的主要路段,对途经弱国征收高额关税;南洋岛国拥有丰富的香料资源,却因缺乏定价权,只能以低价将原料卖给强国,再以高价买回加工后的香料制品,利润被层层盘剥。
“弱国在跨境贸易中,就像天庭的中小仙商,只能被动接受规则,根本没有议价能力。” 秘书长无奈地说,联盟曾试图制定 “统一关税标准”,却因强国反对而不了了之,不少弱国因此对联盟失去信心,甚至萌生退意。
2. 风险防控缺失:假货泛滥,纠纷难解
凡间跨境贸易中,假货、劣质商品泛滥成灾 —— 如东洲国家的 “仿冒瓷器”,冒充西洲精品瓷器销往各国,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还让正宗瓷器的声誉受损;更棘手的是,各国缺乏统一的 “跨境纠纷解决机制”,一旦出现商品质量问题、货款拖欠等情况,受害者往往要在多国法院间奔波,耗时数月甚至数年,最终可能因 “证据不足” 或 “法律差异” 不了了之。
“这和天庭当年的‘假玉危机’太像了!” 小钱听到这里,不禁感慨,“没有统一的防假标准和纠纷解决机制,跨境贸易就像没有护栏的桥梁,随时可能崩塌。”
3. 长效机制缺位:规则僵化,难以持续
凡间国际组织制定的贸易规则,大多是 “临时性协议”,缺乏动态调整机制 —— 如十年前制定的 “香料贸易规则”,因未考虑气候变化导致的产量波动,如今已严重不适应当前市场;各国对规则的执行也缺乏监督,部分国家为短期利益,擅自违反 “关税承诺”,却未受到任何惩罚,导致规则的权威性逐渐丧失。
“我们就像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永远在应对眼前的问题,却找不到长久的解决方案。” 秘书长的话,让在场的年轻团队也感同身受 —— 这不正是天庭新秩序建立前,他们应对假玉、灵脉异动时的困境吗?
正是这些困境,让万国商业联盟在听闻 “天庭新秩序通过规则优化、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实现仙凡公平贸易、风险可控” 的消息后,立刻组织使者团来访,希望能从天庭的经验中,找到破解凡间国际合作难题的钥匙。
二、经验分享:新秩序的 “三大核心” 与实践路径
“天庭新秩序能从混乱走向有序,靠的不是某一项技术或某一条规则,而是‘公平、共赢、可持续’的核心理念,以及将理念落地的实践路径。” 小钱结合新秩序建设的全过程,向使者团系统分享三大核心经验,每一项都直击凡间国际合作的痛点:
1. 公平:用 “规则平衡” 打破垄断,保障弱势方权益
“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和合理的收益。” 小钱以《仙凡贸易监管公约》的修订为例,详细讲解天庭如何通过 “市场份额限制 渠道保留”,平衡江南商业联盟与中小仙商的利益:
“我们将联盟的市场份额上限从 30% 提升至 40%,满足其规模化发展的需求;但同时要求联盟保留 30% 的渠道给中小仙商,且不得通过低价倾销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小钱还展示了 “仙凡商业协作基金” 的运作数据 —— 基金由联盟与天庭共同出资,专门扶持中小商户,三年来累计补贴中小商户 500 余家,帮助他们提升竞争力。
“凡间的跨境贸易,也可以借鉴这种‘平衡规则’。” 小钱建议,“强国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需承担‘扶持弱国’的责任 —— 如帮助弱国建设基础设施、培训贸易人才;同时建立‘反垄断审查机制’,对垄断渠道、操纵定价的强国,处以‘市场份额缩减’或‘罚款’的惩罚,确保弱国也能在跨境贸易中分到合理利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