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政务殿的月度例会上,气氛与以往截然不同。以往讨论仙凡贸易政策时,保守派神仙总是眉头紧锁,要么沉默不语,要么提出反对意见,担心新秩序会打破天庭传统;可这次,坐在角落的传统财神李仙,却主动举起了手,语气诚恳地说:“小钱大人推动的新秩序,不仅解决了暗财残余和金融风险,还让仙凡贸易越来越规范,我提议成立‘仙玉传承工坊’,为新秩序添一份力!”
这番话让在场的神仙们都颇为惊讶。要知道,李仙作为天庭传统财神的代表,此前一直对仙凡贸易持谨慎态度,认为 “凡间金融复杂,容易带乱天庭秩序”,甚至在小钱推出普惠贷款政策时,还曾公开提出过质疑。而如今,他不仅主动支持新秩序,还提出了具体的参与方案,这背后的转变,源于近半年来新秩序带来的显着成效 —— 假玉投诉近乎消失,金融风险有效可控,底层神仙安居乐业,仙凡贸易的繁荣景象,彻底打消了保守派神仙的顾虑。
随着李仙的主动表态,越来越多的保守派神仙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带着各自的专长,从 “观望者” 转变为 “建设者”,让新秩序从 “小钱主导” 逐渐走向 “全员共建”,凝聚力与日俱增。
一、传统财神牵头:仙玉传承工坊,连接传统与现代
“仙玉鉴定,既要懂传统的‘观色、听声、辨纹’,也要会用现代的检测技术,两者结合才能万无一失。” 在 “仙玉传承工坊” 的成立仪式上,李仙手持一枚传承千年的 “镇殿仙玉”,向在场的学徒和围观神仙讲解。
这座工坊由李仙牵头成立,选址在财神殿西侧的百年建筑内,既是对传统仙玉鉴定技艺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检测技术的融合。工坊的师资团队堪称 “传统与现代结合”:李仙和另外三位资深传统财神,负责传授传统鉴定技艺 —— 如何通过观察仙玉的色泽判断品质,如何通过敲击仙玉的声音辨别真伪,如何通过触摸灵纹的手感区分年代;而小木和鲁班仙则定期来工坊授课,讲解第三代检测仪的原理、动态编码的识别技巧,以及邪性残留检测的核心要点。
工坊的学徒选拔面向全体神仙,优先录取对仙玉鉴定感兴趣的底层神仙和年轻仙官。学徒们需要经过三个月的系统培训,既要掌握传统技艺,也要熟练操作现代检测设备,通过 “传统鉴定 现代检测” 的双重考核后,才能获得 “仙玉鉴别师” 资格证书。
“以前我只知道用检测仪,现在跟着李仙大人学了传统技艺,就算没有仪器,也能大致判断仙玉真假了!” 学徒小张拿着一块仙玉,先通过传统方法 “看色泽、听声音”,初步判断为真玉,再用检测仪验证,结果完全一致,他兴奋地说道。
工坊成立后,还在仙宝商城设立了 “免费鉴定服务点”,每天安排两名 “仙玉鉴别师” 坐班,为神仙和凡间商户提供仙玉鉴定服务。遇到有争议的仙玉,鉴别师会同时用传统技艺和现代检测技术进行鉴定,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开业第一个月,服务点就接待了超过 200 名咨询者,出具鉴定报告 150 余份,没有出现一次鉴定失误,赢得了神仙和商户的一致认可。
李仙看着工坊里忙碌的学徒和服务点前排队的神仙,笑着对小钱说:“以前我总担心现代技术会取代传统,现在才发现,两者结合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仙玉传承工坊,不仅能守护仙玉流通的秩序,还能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真是一举两得!”
二、风水仙官转变:优化布局,稳定灵脉通道
“贸易枢纽的灵脉通道,此前因风水布局不合理,导致灵脉波动频繁,不仅影响商品运输效率,还增加了安全隐患。” 在天庭贸易枢纽的施工现场,风水仙官柳先生手持罗盘,一边测量方位,一边向身边的工程仙兵讲解。
柳先生曾是反对仙凡贸易的保守派代表之一,他认为 “仙凡贸易频繁,会扰乱天庭的风水气场”,甚至在物流中转站遇袭后,还曾提出 “关闭部分仙凡通道” 的建议。可随着新秩序的推进,他看到贸易枢纽通过合理的管理,不仅没有破坏风水,反而带动了仙凡两地的气场流通,便主动改变态度,提出要为新秩序优化风水布局。
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重新规划贸易枢纽的风水格局。通过罗盘定位和灵脉探测,柳先生发现,贸易枢纽的入口朝向与灵脉流向不符,导致灵脉在此处出现 “拥堵”;仓库的位置过于靠近阴暗角落,容易积聚邪性气息。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两大调整方案:将枢纽入口转向灵脉流向的正前方,在入口处设置 “聚灵阵”,增强灵脉流通效率;将仓库迁移到阳光充足、灵脉平稳的区域,在仓库周围种植 “清邪草”,净化周边气息。
调整完成后,贸易枢纽的灵脉波动明显减弱,商品通过灵脉通道的时间缩短了 20%,且再也没有出现过 “灵脉拥堵” 导致的运输延误问题。负责枢纽管理的仙兵队长感慨道:“以前每月至少会遇到三四次灵脉波动导致的问题,现在一个月都遇不到一次,柳先生的风水布局太管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