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翻腾的天庭之下,鎏金般的霞光穿透云层,洒在南天门两侧新建的仙宝商城建筑群上。白玉铺就的街道旁,悬挂着各色仙灯的店铺鳞次栉比,往来的仙友或驻足挑选商品,或手持仙玉支付令牌匆匆赶路,空气中弥漫着灵草的清香与仙露的甘甜。这场由贸易规范引发的变革,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渗透到仙凡两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曾经在产业链末端挣扎的底层神仙与凡人,正成为这场变革中最直接、最显着的受益者。
一、天庭小仙的新生:从 “依附” 到 “自主” 的蜕变
天庭南天门东侧,“青禾仙草铺” 的招牌在仙风中轻轻摇曳,淡绿色的光晕勾勒出店铺雅致的轮廓。刚成仙不足百年的草药仙青禾,正踮着脚尖整理货架顶层的低阶仙草。她身着一身淡青色仙裙,袖口绣着细小的灵草纹样,指尖轻拂过叶片上晶莹的露珠,每一株仙草都被她精心包裹在带着灵气的玉箔中,避免灵气流失。
“凝露草要放在阴凉处,凝神草得每天用晨露浇灌三次,不然药效会打折扣。” 青禾一边整理,一边轻声念叨着培育心得。这些看似普通的低阶仙草,对她而言却有着非凡的意义 —— 它们不仅是她修行的根基,更是她在天庭立足的希望。
回想成仙初期的日子,青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苦涩。彼时,她刚从凡间修炼成仙,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只能在天庭边缘的贫瘠灵地开辟仙草园。由于仙力薄弱,她培育出的仙草品质只能达到低阶水准,根本无法进入高端仙市。为了维持修行,她不得不将仙草低价卖给 “万宝阁” 这样的大型仙商,每百株凝神草只能换得一枚下品仙玉,扣除培育仙草消耗的灵气与仙露成本,几乎所剩无几。
“那时最怕遇到仙商压价,明明仙草品质达标,他们却总能找出各种理由克扣仙玉。” 青禾回忆道,有一次她培育的凝露草因遭遇寒潮叶片略黄,万宝阁的采买仙官直接将价格压到五折,她抱着那筐凝露草在仙商门口站了整整一天,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价格。回到仙草园后,她看着枯萎的灵草,第一次萌生了放弃成仙的念头。
转机发生在仙宝商城建成的那天。当时天庭颁布《仙凡贸易规范》,明确提出要扶持底层小仙发展,不仅在南天门附近划定区域建立仙宝商城,还为小仙店铺提供免租金、低手续费的优惠政策。青禾在仙草园邻居的劝说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店铺申请,没想到三天后就收到了通过的消息。
“第一次走进属于自己的店铺时,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青禾笑着说,店铺虽然不大,但货架、柜台、仙玉支付阵盘一应俱全,天庭还派了专门的仙官指导她搭建线上店铺。为了吸引顾客,她在店铺门口摆放了一小筐新鲜的凝神草供仙友试用,还在店铺主页详细标注了每种仙草的培育方法、药效与使用场景。
开业第一天,青禾守在店铺里从清晨等到黄昏,始终没有一位仙友光顾。正当她心灰意冷时,“叮咚 ——” 一声清脆的仙玉支付提示音突然响起。她连忙上前查看,发现是一位负责天庭药圃的仙官下单购买了二十株凝神草,附言中还特意提到 “听闻此草培育时未用催熟仙剂,想来药效更佳”。
那一天,青禾总共卖出了五十株仙草,赚取了三枚下品仙玉,相当于她以前半个月的收入。此后,随着购买过的仙友陆续给出好评,她的店铺订单量越来越多,甚至有几位炼丹小仙与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上个月,她通过仙宝商城售卖仙草赚取了十二枚下品仙玉,不仅足够日常修行,还能有余钱购置新的培育工具 —— 一套能自动调节温度与湿度的灵草培育阵盘。
“现在再也不用看大型仙商的脸色了,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培育仙草,还能和顾客直接沟通需求。” 青禾一边打包订单,一边指着货架上的新品说,最近她根据炼丹仙友的建议,培育出了一种适合炼制低阶清心丹的 “静心草”,刚上架就卖出了三十株。
二、凡间手艺人的逆袭:从 “乡野” 到 “天庭” 的跨越
与天庭的热闹景象遥相呼应,凡间江南水乡的清溪村同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村口,几辆装饰着仙凡贸易通道专属标记的马车停在王阿婆家门口,村民们正忙着将一筐筐精致的竹篮搬上马车,竹篮缝隙中透出的淡淡灵气,在阳光下形成一道道细小的光带。
“小心点搬,别把竹篮碰坏了,这可是要卖到天庭去的宝贝!” 王阿婆拄着拐杖站在一旁,不时叮嘱着村民。她今年七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她手里拿着一只小巧的竹篮,竹篮表面编织出精致的莲花纹样,篮底还刻着一个 “清” 字 —— 这是她特意为天庭顾客设计的 “清溪莲纹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