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二年(天庭纪年三千七百二十八年)十一月初一,天庭的云海格外澄澈。贸易司的仙府内,小钱正对着一份 “仙凡贸易需求清单” 沉思 —— 清单上除了熟悉的 “仙草采购”“灵脉工具售卖” 等商品需求,还多了些新奇的条目:“天庭重阳节庆典需凡间戏班表演”“凡间汴京城城墙修缮需天庭仙匠加固地基”“广寒宫需凡间工匠制作中秋花灯”…… 这些 “非商品” 的需求,像一颗颗石子,在他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自《仙凡贸易监管公约》落地后,仙凡商品贸易已步入正轨 —— 每月通过通道的商品达千余件,纠纷率从之前的 10% 降至 1% 以下,仙商与凡间商户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可随着合作加深,单纯的商品交换已无法满足双方需求:天庭的神仙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 “仙乐庆典”,想看看凡间的歌舞表演;凡间的百姓则希望借助仙法,解决工程中 “地基不稳”“灵脉紊乱” 等难题。
“服务贸易…… 这或许是仙凡贸易的下一个增长点。” 小钱放下清单,叫来金宝,“你看这些需求,天庭需要凡间的表演服务,凡间需要天庭的仙法服务,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咱们能不能在仙宝商城里新增‘服务专区’,把这些服务分类上架,既满足需求,又能拓展贸易边界?”
金宝接过清单,眼睛瞬间亮了:“大人说得对!商品贸易是‘卖东西’,服务贸易是‘卖手艺’,两者不冲突还能互补!比如天庭的仙匠擅长灵脉修缮,凡间的戏班擅长表演,把这些服务整合起来,仙凡双方都能受益!不过服务不像商品,看不见摸不着,得制定明确的标准,不然容易出现‘服务不到位’的纠纷。”
“你说得太对了!” 小钱立刻起身,“咱们现在就梳理服务类型,制定‘服务标准清单’—— 先把已有的需求分类,再明确每类服务的要求、流程、质保,确保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一样,有章可循。”
服务分类:仙凡手艺的双向奔赴
接下来的三天,小钱和金宝带领贸易司团队,将仙凡双方的服务需求逐一梳理,最终将 “服务贸易” 分为两大类别:天庭服务与凡间服务,每类下面再细分具体项目,形成清晰的分类体系。
天庭服务类:聚焦 “仙法技术输出”,主要解决凡间难以完成的技术难题,包括但不限于:
灵脉检测与修缮:由天庭工部仙匠上门,检测凡间灵脉的波动状态、纯度,修复灵脉裂痕(如灵脉山结界周边的小范围灵脉紊乱),需明确 “检测范围(每处不超过十里)、修缮后灵力稳定期(至少半年)、质保期限(一年,期间出现问题免费返修)”;
地基加固与工程加持:针对凡间大型工程(如城墙、桥梁、仓库),仙匠用 “低阶聚灵阵” 加固地基,提升工程抗震、抗灵潮能力,需标注 “加固范围(按工程图纸标注)、灵力强度(不低于 50 灵力单位)、质保期限(五年)”;
仙法工具维修:为凡间已购买的仙法工具(如灵脉熔炉、聚灵灯)提供上门维修服务,需明确 “维修响应时间(凡间本地 24 小时内,偏远地区 48 小时内)、维修后质保(三个月)、维修费用(按官方汇率折算,基础维修 5000 铜钱 次)”。
凡间服务类:侧重 “文化与手工输出”,满足天庭对凡间特色文化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歌舞戏曲表演:邀请凡间专业戏班(需经过贸易司审核,无不良记录)上天庭表演,节目内容需提前报备(避免涉及 “冒犯神仙”“篡改神话” 的情节),明确 “表演时长(每场不低于两个时辰)、表演人数(最多 20 人)、费用(按场次收费,每场 1 块仙玉,含往返通道费用)”;
手工制作服务:凡间工匠为天庭制作特色手工品(如花灯、刺绣、瓷器),需按天庭需求定制,明确 “制作周期(根据复杂度 10-30 天)、质量标准(按凡间优质品标准,如瓷器无裂痕、刺绣无错针)、验收方式(天庭方收到后 3 日内验收,有问题可返工)”;
凡间美食制作:凡间厨师上天庭制作特色美食(如月饼、饺子、江南糕点),需提前确认天庭神仙的饮食禁忌(如避免辛辣、生冷),明确 “食材来源(需为凡间安全食材,可自带或由贸易司代购)、制作数量(按订单需求,如 100 份 次)、费用(按食材成本 手工费计算,100 份美食约 0.5 块仙玉)”。
分类确定后,小钱还特意邀请天庭礼部(负责庆典活动)、工部(负责仙匠调度)与凡间汴京城知府(负责戏班、工匠管理)召开线上会议,对服务分类和初步标准进行确认。天庭礼部侍郎笑着说:“有了戏班表演服务,咱们重阳节庆典终于能换换新花样了!之前的仙乐听了几百年,早就听腻了!” 汴京城知府也点头:“凡间工匠能给天庭做手工,还能赚仙玉,这对咱们凡间工匠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