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号” 星舰在前往蓝晶星的星海中疾驰,舷窗外的星光因星舰加速而拉出淡蓝的光轨。苏御站在观测台,面前的全息屏上实时刷新着各星球的危机数据:初始核心花田的灰紫嫣念花已达六成,古森星共生麦的停滞率升至 40%,雷泽星矿脉的微震频率从每小时 5 次增至 8 次,冰蓝星冰川的融化速度较昨日又快了 15%—— 而宇宙之心频率潮汐的峰值倒计时,已不足 72 小时。
“阿岩,蓝晶星深海波动源的初步定位出来了吗?” 苏御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调出蓝晶星的海洋地形图,“古文明记载的‘频率校准点’应该在深海海沟处,那里的能量密度最高,也最危险。”
阿岩正蹲在培育室,用枯荣能量调试第二代秘境共生草 —— 草叶上的金纹此刻泛着淡红,每遇到频率碎片干扰就会闪烁,已成为天然的 “偏差检测仪”。“根据星轨罗盘的信号,波动源在蓝晶星‘深渊海沟’的 米深处,” 他抬起头,草叶的红纹逐渐变浅,“但海沟周围存在‘频率旋涡’,会扭曲能量信号,我们的检测仪可能会失效,只能靠共生草的实时反馈判断偏差。”
苏御取出萧嫣的笔记,翻到记载 “频率校准” 的页面,指尖的融合能量注入纸张,原本模糊的字迹逐渐清晰:“校准需‘双锚定’—— 以纯净波动为基,以共生能量为引,若遇反噬,可借冰混之力稳定频率,枯荣之力疏导根源。” 这些关键提示,成为策略制定的核心依据。
苏御通过共生网络连线初始核心,与阿泽、小雅敲定 “应急管控方案”,重点是通过 “局部稳定” 减缓危机扩散,为蓝晶星的根源校准争取 72 小时窗口期:
1. 核心星球:临时频率稳定网(阿泽主导)
阿泽带领技术团队,将多元能量检测仪与初始核心的共生节点连接,搭建 “三层临时稳定网”:
第一层(核心层):覆盖初始核心及周边 500 公里,用阿泽改良的 “波动缓冲液” 注入共生节点,将频率波动范围控制在 1.5-2.0 赫兹的安全区间,优先保障嫣念花田和学院的能量供应;
第二层(星球层):通过共生网络,向古森星、雷泽星等 5 各核心星球发送 “频率同步信号”,指导当地武者用基础波动同步术,在关键区域(麦田、矿洞、冰川)布置 “微型稳定阵”;
第三层(预警层):在稳定网边缘设置 20 个 “频率预警点”,一旦检测到波动超出安全值,立即触发声光警报,引导民众前往能量稳定区。
“稳定网已覆盖初始核心!” 阿泽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屏幕上显示核心区域的频率波动已从 “碎片化” 转为 “平缓波动”,“古森星的德鲁伊反馈,微型稳定阵让麦田的灰雾扩散速度减缓了 60%,能撑到你们校准回来!”
2. 碎片管控:偏差频率冻结(小雅主导)
小雅带着冰晶工坊的学员,前往初始核心的能量库,处理库存的蓝晶星波动碎片 —— 这些碎片是紊乱频率的 “源头之一”,若继续释放偏差能量,会加剧危机。她按照萧嫣笔记的方法,用冰混能量构建 “冰晶封印阵”:
第一步:将碎片放入特制的 “频率隔离盒”,盒壁刻有古文明共生符文,防止偏差能量外泄;
第二步:释放冰魂能量,将碎片的温度降至 - 50℃,冻结其内部的频率运动,暂时停止偏差能量释放;
第三步:在盒外缠绕 “共生草绳”,用枯荣能量持续吸收碎片表面的残留偏差,为后续二次校准做准备。
“碎片已全部冻结!” 小雅的声音带着轻松,“能量库的偏差频率浓度从 0.8‰降至 0.1‰,初始核心的共生能量稳定度开始回升!”
3. 边缘星球:基层防护(新秀团队主导)
林舟、石芽带领新秀小队,分赴 12 个边缘星球,指导民众搭建 “简易频率防护阵”—— 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共生草、冰晶、雷光石),结合基础波动同步术,构建低成本防御:
在灰砾星,林舟教村民用共生草编织 “防护毯”,铺在麦田上方,草叶释放的淡绿能量能阻挡 60% 的偏差频率,村民们笑着说:“比去年的混沌防护还好用,等麦收了,一定给你们送新麦!”
在浅沙星,石芽用雷光石制作 “频率锚点”,埋在矿洞入口,石芽的雷光能量与锚点共鸣,将矿脉微震频率从每小时 10 次降至 3 次,矿工王大叔拍着她的肩膀:“石芽姑娘,有你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当 “共生号” 抵达蓝晶星轨道,苏御与阿岩穿上 “抗频率紊乱战甲”(阿泽特制,能抵御偏差频率反噬),乘坐小型潜水舱,向深渊海沟的 米深处进发。潜水舱外的海水逐渐从淡蓝变为漆黑,只有共生草的金纹泛着微光,指引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