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祭坛的晨光中,一道金黑交织的武学光轨划破长空 —— 这是来自多元宇宙的少年林越,正在演练融合 “秩序混沌力” 的万法共生诀。他的动作行云流水,金色的本源能量与黑色的混沌能量在掌心流转,既保留了多元武学的灵动,又兼具混沌武学的厚重。不远处,苏御手持平衡权杖,眼中满是欣慰 —— 这是他推动武学传承以来,无数年轻传承者成长的缩影。
初始核心修复后,苏御深知,武学不仅是对抗威胁的武器,更是传递 “共生平衡” 理念的载体。要让多元宇宙的和平长久延续,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武学、又明共生的优秀人才。为此,他联合玄夜、凌、萧嫣等核心成员,启动了 “跨宇宙武学传承计划”,从教材体系、培育模式、实践平台三个层面,构建覆盖两宇宙的武学传承网络。
“《跨宇宙共生武学大典》的编撰已进入最后阶段。” 萧嫣拿着厚厚的手稿,走到苏御身边,“大典分为‘基础篇’‘融合篇’‘实战篇’三卷,收录了多元宇宙的万法共生诀、混沌宇宙的秩序混沌力,以及 128 种经过验证的融合武学,每一招式都标注了能量平衡要点,确保学子不会因能量冲突受伤。”
苏御接过手稿,翻开 “融合篇” 中 “冰晶混沌剑” 的章节 —— 这是凌霜与混沌冰晶法师共同研发的招式,将冰晶能量与混沌能量融合,既保留了冻结敌人的效果,又能净化混沌侵蚀。“教材不仅要收录招式,更要讲清‘为什么这么融合’。” 苏御在章节旁补充批注,“比如这招,要注明冰晶能量与混沌能量的平衡比例为 7:3,以及不同宇宙学子调整比例的方法,让教材更具普适性。”
为了让教材落地,苏御在两宇宙设立了 “武学传承学院”。多元宇宙的主学院位于共生之城,混沌宇宙的分学院则设在秩序学院内,两院采用统一的课程体系,却保留各自的教学特色:共生之城学院侧重本源能量与草木、冰晶等属性的融合教学;混沌分学院则擅长引导学子掌控混沌能量的秩序属性,避免失控。
“首批学员已完成基础篇的学习,正在进入融合篇的实训阶段。” 负责学院教学的雪女王汇报,“我们采用‘双导师制’,每位学员都有一位多元导师和一位混沌导师,确保能全面掌握两种能量的融合技巧。目前,学员的能量融合成功率已从初期的 30% 提升到 75%。”
苏御点点头,随雪女王来到学院的实训场。场地上,学员们两人一组,正在练习 “共生防御阵”—— 多元宇宙的学员释放本源能量构建基础屏障,混沌宇宙的学员注入秩序混沌力增强韧性,两种能量交织成的屏障,能同时抵御物理攻击与能量侵蚀。“注意能量流动的节奏!” 一名多元导师在旁指导,“本源能量要像水流一样柔和,混沌能量则需保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在实训场的特殊区域,设有 “能量平衡模拟器”—— 这是灵溪结合初始核心技术研发的设备,能模拟不同宇宙的能量环境,甚至重现混沌晶簇、失衡能量的攻击场景,让学员在安全环境中积累实战经验。“上次模拟失衡能量攻击,我们班的学员已能自主构建平衡防御了!” 混沌导师自豪地说道,眼中满是对学员的认可。
除了体系化教学,苏御深知 “实践出真知”。他借鉴武学盛会的经验,创办了 “跨宇宙武学试炼赛”,每季度举办一次,试炼场地遍布两宇宙的特色星球:在冰晶星的雪山之巅,考验学员在极端低温下的能量控制;在废土星系的荒漠中,锻炼学员利用有限资源构建防御的能力;在混沌宇宙的暗影森林,培养学员应对复杂能量环境的应变技巧。
“上季度的试炼赛,冠军团队研发出‘移动共生阵’,能在快速移动中保持能量平衡,已被应急部队采纳为机动防御战术。” 负责赛事组织的阿古拉兴奋地展示着战术视频,“现在,两宇宙的年轻战士都以参加试炼赛为荣,甚至有老武者主动报名当裁判,传授实战经验。”
试炼赛不仅是学员的竞技场,更是武学创新的孵化器。在最近一次赛事中,来自机械族的学员铁小锋,将机械辅助技术融入万法共生诀,研发出 “机械共生臂”—— 通过机械装置精准控制能量输出比例,让原本难以掌握的 “平衡爆破” 招式,成功率提升到 90% 以上。“这个创新太实用了!” 苏御亲自为铁小锋颁奖,“机械技术能成为武学传承的助力,这是我们之前没考虑到的方向,值得推广。”
为了让武学传承覆盖更多生灵,苏御还推动建立了 “武学传承驿站”。在两宇宙的偏远星球、边境据点,共设立了 120 座驿站,驿站配备简易的教学设备与基础教材,由经过培训的本地武者担任 “传承使者”,为无法前往主学院的生灵提供入门教学。“我们还开发了‘武学传承终端’,能通过传讯网实时连接学院导师,远程解答学习疑问。” 灵溪补充道,“目前,驿站已累计培养了超过 5000 名基础武者,为偏远地区的防御提供了人才支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