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上的尘埃渐渐落定,苏御持剑而立,龙吟剑的七彩光芒在他周身流转,如同笼罩着一层流动的星河。被击碎的黑色能量在空中化作点点星火,却并未完全消散,而是像有生命般在空中盘旋,最终汇入远方的天际。蚀骨虽已遁走,但他留下的那句 “来自你无法想象的地方”,却像一颗石子投入苏御的心湖,漾起层层涟漪。
返回断云岭的路上,苏御反复回想蚀骨面具上的螺旋符号。那些符号与通玄派共生石的纹路有几分相似,却缺少共生石的温润与生机,反而透着一股冰冷的机械感。他运转内劲,试图在脑海中勾勒符号的全貌,每当此时,丹田内的元核便会微微震颤,仿佛在与某种遥远的存在产生共鸣。
阿古拉已率领部众清理战场,看到苏御归来,这位蛮族勇士放下手中的活计,单膝跪地:“苏御武尊,蛮族欠您一条命。” 他身后的蛮族长老们也纷纷行礼,眼中的敬畏取代了之前的敌意。苏御扶起阿古拉,目光扫过那些幸存的中原士兵:“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共同修复这片土地。”
在他的提议下,蛮族部众与中原士兵开始合力掩埋尸体、救治伤员。苏御则取出玄阳真人赠予的共生令,将其贴在断云岭的石壁上。玉简散发的柔和光芒融入山石,原本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竟有新绿悄然萌发 —— 这是共生令蕴含的生命能量在起作用。阿古拉看着这一幕,喃喃道:“原来这就是‘共生’的力量……”
当晚,苏御在断云岭的山洞中静坐。他尝试运转三界共生剑的心法,却发现每当内劲流转至 “敬天” 层时,总会有细微的能量波动从虚空传来。这种波动极其微弱,若非武尊境的敏锐感知,根本无法察觉。他凝神细辨,波动中似乎夹杂着某种规律的震颤,像是星辰运转的轨迹,又像是某种未知文明的低语。
天快亮时,这种波动突然变得强烈。苏御走出山洞,发现夜空的星辰排列竟与蚀骨面具上的螺旋符号隐隐吻合。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方,那里的星域比往常更加明亮,一颗从未见过的紫色星辰正散发着诡异的光芒。龙吟剑突然发出清越的剑鸣,剑身的七彩流光自动延伸,与紫色星辰的光芒连成一线。
“这是…… 星轨的指引?” 苏御心中巨震。通玄派的古籍中曾记载,三百年前祖师闭关时,也曾见过类似的异象,最终勘破 “域外裂隙” 的奥秘。难道蚀骨所说的 “无法想象的地方”,就是这紫色星辰背后的世界?
他取出共生令,玉简在星光下浮现出新的纹路,这些纹路不再是通玄山的地貌,而是一幅简略的星图,图中标注着七颗与紫色星辰相似的光点,彼此之间由螺旋状的线条连接。“多元宇宙……” 苏御的指尖划过星图,元核内的能量与星图产生共鸣,脑海中突然涌入无数破碎的画面:漂浮在星空中的巨大金属城、长着翅膀的蓝色族人、能在真空中呼吸的奇异植物……
这些画面稍纵即逝,却让苏御对 “宇宙” 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一直以为通玄山的天地便是世界的全部,此刻才明白,他们所在的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而那紫色星辰,或许就是连接不同尘埃的桥梁。
天亮后,苏御告别断云岭的众人,带着新的疑问返回通玄山。玄阳真人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归来,在观星台等候多时。看到苏御手中的共生令,老道士捋须长叹:“该来的终究会来。三百年前,祖师正是看到了同样的星图,才建立通玄派守护‘域外裂隙’。”
他领着苏御来到通玄山禁地 “藏星阁”。阁楼深处的石壁上,刻着与共生令相同的星图,图旁的注解写道:“天地之外,尚有三千大世界,亿万小世界。其能量各异,其文明不同,然共生之道,放之四海而皆准。” 玄阳真人指着星图中的紫色星辰:“此星名‘蚀骨’,正是三百年前裂隙另一端的入侵者母星。”
苏御这才明白,蚀骨并非名字,而是来自 “蚀骨星” 的族人。玄阳真人继续说道:“祖师当年虽封印了裂隙,却留下预言:三百年后,蚀骨星将卷土重来,唯有领悟共生真谛的武尊,方能再次守护天地。你所见的星图,便是通往各宇宙的路径,而紫色星辰,是离我们最近的节点。”
“那弟子该如何应对?” 苏御握紧龙吟剑,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已不仅仅是守护中原,更是要面对来自宇宙的威胁。
玄阳真人取出一个青铜罗盘,盘面上刻着与共生石相同的七彩纹路:“这是‘界域罗盘’,能根据星轨指引定位裂隙的位置。你需找到七颗星图标注的星辰,收集它们的本源能量,方能强化裂隙的封印。” 他将罗盘递给苏御,“此行凶险,宇宙中的能量狂暴无序,稍有不慎便会被撕碎神魂。但你体内的共生元核,是唯一能在多元宇宙中自由穿梭的钥匙。”
苏御接过罗盘,青铜的冰凉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他想起断云岭的战火,想起洪水中的百姓,想起阿古拉悔恨的泪水 —— 这些都是他必须守护的存在。无论宇宙多么广阔,危险多么致命,他都必须踏上这段未知之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