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夜色已深,御书房内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苏御端坐于紫檀木案后,案上摊着北境、苏州及江湖各路传回的密报,墨迹在灯光下泛着幽光。陆明渊、墨羽及几位朝中资深谋士围站在沙盘旁,沙盘上用青、黑两色石子标注着影阁与朝廷的势力分布,黑色石子如毒瘤般散落在各处关隘与城池,触目惊心。
“诸位,影阁的獠牙已露,” 苏御的指尖划过沙盘上的青州位置,那里一枚黑色石子正紧挨着粮仓标记,“根据柳清韵传回的密信,影阁在江湖中安插的眼线不下百人,且不少已渗入地方衙署。冷轩从北境送来的蛮族布防图显示,他们新布设的‘焚日阵’已具雏形,若让其吸收足够日光之力,恐怕能瞬间攻破三座城关。”
陆明渊捻着花白的胡须,目光落在沙盘中央的黑鹰令牌仿制品上:“陛下,影阁最可怕之处在于其隐秘性。天策府旧部熟悉朝廷运作,江湖亡命之徒擅长诡道暗杀,蛮族骑兵则拥有野战优势,三者结合如虎添翼。若要应对,需先破其连环之势。”
墨羽上前一步,展开一卷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数十个红点:“属下已核实,这些红点都是影阁可能的联络点。其中苏州织造局、青州盐铁司最为可疑,近三个月来,两处的账目都有篡改痕迹,且往来人员中多有身具武功者。”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令人忧心的是,从禁军尸体针孔中提取的玄冰髓粉末,经化验与北境蛮族兵器中的成分完全一致,说明他们的玄冰髓供应渠道已相当成熟。”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谋士推了推鼻梁上的玉簪,沉声道:“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切断影阁与蛮族的联系。可遣使前往草原各部,许以通商互市之利,分化其与影阁的联盟。蛮族素来逐利,若能让他们看清影阁只是利用他们,未必不会反戈一击。”
“此计虽妙,却需时间。” 苏御摇头道,“影阁的焚日阵已箭在弦上,恐怕不会给我们从容布局的机会。” 他看向陆明渊,“先生有何高见?”
陆明渊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绘制精美的阵法图:“陛下请看,这是太虚观主连夜送来的‘锁星阵’图谱。此阵能引星辰之力压制地脉,正好克制影阁吸收日光的焚日阵。只是布阵需耗费三百颗夜明珠作为阵眼,且需三位内力深厚者主持,短期内难以凑齐。”
墨羽眼睛一亮:“夜明珠虽稀有,但国库中尚有储备。三位主持者…… 陛下的龙吟剑能引北斗之力,柳清韵的星羽剑蕴含太阴之气,再请太虚观主亲自出马,三者合力或可成事。”
“但这只能解北境之围,” 苏御敲了敲沙盘上的长安,“影阁在京城的势力尚未清除,若他们趁我们重兵北调时在城内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一直沉默的兵部老尚书突然开口:“陛下可效仿前朝‘瓮中捉鳖’之计。明面上命冷轩率主力驰援北境,暗中却留下虎贲军精锐,由墨羽统领布下天罗地网。若影阁真在京城动手,正好将其一网打尽。”
“此计风险太大,” 陆明渊摇头,“影阁中必有精通易容之术者,若他们伪装成禁军混入皇宫,后果不堪设想。依老臣之见,应先清理内部。” 他指向沙盘上的几个青色石子,“这些是天策府旧部的府邸,虽多年未曾异动,但需逐一排查。墨羽可带领暗卫,以巡查为名,暗中搜查是否有黑鹰令牌或可疑密信。”
苏御沉思片刻,指尖在案上轻叩:“双管齐下。陆先生,你负责草拟与草原各部的国书,许以铁器、茶叶等必需品的贸易优惠,派最得力的使者星夜出发;墨羽,你即刻率暗卫对天策府旧部府邸进行排查,切记不可惊动任何人,若发现异动,先围而不攻,等我旨意;兵部,调拨五千虎贲军伪装成粮队,秘密进驻长安周边粮仓,由冷轩的心腹副将统领;柳清韵那边,让她继续联络江湖门派,重点查访影阁阁主的身份,此人一日不除,终是心腹大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另外,传旨下去,即日起实行‘连坐法’。凡窝藏影阁成员者,邻里同罪;举报属实者,赏黄金百两,免徭役三年。影阁再隐秘,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百姓,用重赏重罚逼其浮出水面。”
陆明渊补充道:“陛下英明。老臣还有一策,可让工部赶制一批‘照妖镜’—— 用玄铁混合朱砂打造,据说能照出影阁秘术伪装的真身。分发至城门守卫与禁军,可防其易容混入。”
墨羽上前一步:“属下还有一事禀报。根据苏州当铺掌柜的描述,影阁成员对吸收日光之力的阵法极为关注,或许他们急需此阵来弥补某种缺陷。属下推测,这种阵法可能存在反噬,若能找到反噬的触发条件,或可借力打力。”
苏御眼中闪过精光:“此事交由你与太虚观主共同研究。另外,命人在民间散布流言,说影阁用活人献祭来催动阵法,激起民愤。影阁若想拉拢民心,必会自乱阵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