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三月,杏花微雨。扬州城的漕运码头热闹非凡,商船的帆布在江风中猎猎作响,搬运工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丝绸、茶叶装上货船。岸边的茶楼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正讲到 “银剑侠李明三战西域马贼王” 的精彩处,茶客们纷纷放下茶碗,屏息凝神。隔壁武馆中,少年们扎着马步,齐声喊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的口号,声音清脆,响彻云霄。
这便是苏御与徒弟们守护下的江湖,历经风雨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长久和平。洛阳城的凌云武学院早已扩建三次,白墙灰瓦间,处处可见年轻弟子演练武学的身影。苏御坐在观星阁中,看着山下往来如织的江湖客,白发被春风轻轻拂起。窗台上摆放着徒弟们从各地寄来的书信:李明在西域建立了 “丝路侠义盟”,协调各国商队纠纷;王虎在中原开设了十八家 “铁锤武馆”,免费教授贫苦少年功夫;张玲的 “济世医馆” 遍布大江南北,还收了不少外族弟子传授医术;赵飞的情报网更是延伸至海外,为江湖安宁保驾护航。
和平的岁月里,武学文化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苏御倡导的 “百家武学交流大会” 已成为江湖盛事,每三年举办一次。少林的 “七十二绝技图谱” 与武当的 “太极精要” 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被刻在石碑上供人研习;峨眉派开创了女子武学研讨班,吸引了吐蕃、大理等地的女弟子前来求学;就连曾经神秘的西域武学,也通过李明的牵线,与中原武功相互融合。武学院的藏书阁中,新编纂的武学典籍不断增加,《江湖兵器谱详解》《内功心法互通论》等着作,让不同门派的弟子得以取长补短。
江湖中,侠义精神早已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街头巷尾,时常能看到年轻侠士主动调解纠纷;商队之间自发组成联防组织,共同抵御流寇;甚至连孩童们玩耍时,也会模仿大侠行侠仗义的模样。在金陵城,一位老秀才将苏御师徒的故事改编成戏曲《侠义长歌》,每逢开演,戏园子必定座无虚席。当演到王虎为救百姓怒砸恶霸府邸时,台下观众齐声叫好;演到张玲舍身研制解药时,不少人热泪盈眶。
这日,苏御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柬。南海诸岛的岛主们联合邀请他参加 “海上武学盛会”,信中写道:“中原侠义之风,如灯塔照亮四海,盼苏大侠携高徒,共襄盛举,传武学真谛于远洋。” 苏御欣然应允,带着几名年轻弟子启程。一路上,他们途经的城镇百姓听闻后,纷纷前来相送,有人送上自家酿的美酒,有人献上亲手缝制的衣物,更有孩童追着马车,高喊 “苏大侠保重”。
南海的海面上,数十艘装饰华丽的大船组成擂台。苏御看着琉球岛主展示的 “空手道” 刚猛之姿,波斯商人表演的 “弯刀回旋术”,心中感慨万千。他登台讲述中原武学 “以和为贵” 的理念,将 “乾坤混元功” 的要义与天地自然之道相结合,引得各国武者频频点头。弟子们也纷纷展示凌云派创新武学,“混元流云剑” 与岛国的剑术切磋,“阴阳调和拳” 与外邦的格斗术交流,不同武学文化在碰撞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盛会结束后,苏御收到了来自各国武者的拜师帖。他并未拒绝,而是在南海设立了 “海外武学分院”,让弟子们轮流在此授课。消息传回中原,各大门派纷纷响应,少林派派武僧传授禅武合一的理念,武当派道长讲解太极阴阳之妙。渐渐地,中原武学的种子播撒到了更远的地方,江湖的边界不再局限于中原大地。
喜欢从假太监到大楚皇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从假太监到大楚皇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