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武当山脚下的比武场与研讨厅,从早到晚都热闹非凡。苏御穿梭于熙攘人群间,时而为精彩绝伦的比武切磋而驻足,时而倾听各派高手剖析武学精要,心中满是对江湖武学蓬勃发展的欣慰。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场意外的邂逅,即将为他的武学之路,开启一扇全新的大门。
活动进入第三天傍晚,落日的余晖仿若一层金纱,轻柔地披在武当山上。众人结束了一天的交流切磋,纷纷朝着临时搭建的膳堂走去,一时间,偌大的场地人声鼎沸,热闹喧嚣。苏御处理完活动的琐碎事务后,也信步朝膳堂方向前行。行至半途,一阵悠扬却又略带沧桑的笛声,悠悠然从后山方向传来。那笛声,时而如蜿蜒流淌的潺潺溪流,婉转低回;时而似呼啸而过的狂风,激昂高亢,仿佛在娓娓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苏御心中顿生好奇,不由自主地循着笛声而去。他穿过一片郁郁葱葱、密不透风的竹林,在一处静谧清幽的山坳里,瞧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悠然倚坐在青石之上,手中握着一支竹笛,吹奏得如痴如醉。老者身着一袭虽破旧却干净整洁的粗布长袍,身形清瘦,脸上爬满岁月的皱纹,然而那双眼眸,却明亮如星,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与洒脱。
笛声骤然停歇,老者缓缓抬起头,目光投向苏御,脸上浮现出一抹和蔼的笑容,说道:“小友,可是被老头子这笛声吸引过来的?” 苏御赶忙恭敬地行了一礼,言辞恳切道:“前辈的笛声精妙至极,晚生一时好奇,贸然打扰,还望前辈海涵。” 老者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无妨无妨,难得有人愿意听老头子吹笛,快过来坐下,咱们好好聊聊。”
苏御依言在老者身旁坐下。交谈间,苏御得知老者姓风,自称是个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江湖闲散人。当苏御提及此次武学交流活动时,风老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说道:“武学之道,博大精深,各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可也都存在局限。” 苏御心中猛地一动,连忙追问道:“前辈这话,是何意?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风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笑,随即站起身来,顺手折下一根竹枝,说道:“你瞧这竹枝,柔软且坚韧,遇风便弯,风过即直。这世间武学,大多只知追求刚猛之力,或是钻研精妙招式,却鲜有人懂得借势、化势的妙处。” 说罢,他手持竹枝,随意舞动起来。看似简简单单的动作,实则暗藏玄机,竹枝在他手中忽柔忽刚,时而像弱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时而似利剑出鞘般凌厉迅猛,每一次挥动,都仿若蕴含着天地间的磅礴力量。
苏御目不转睛地盯着,心中震撼不已。他自幼研习剑术,见识过无数精妙剑法,也与众多高手过招切磋,却从未见过如此别具一格的武学路数。风老停下动作,将竹枝递向苏御,说道:“你试试看,用心去感受,莫要拘泥于招式,而是要体悟这其中的‘势’。”
苏御接过竹枝,依照风老方才的动作尝试起来。可一开始,他总是不得要领,竹枝在他手中,要么绵软无力,毫无威力;要么僵硬呆板,缺少变化。风老在一旁耐心指点:“莫要用蛮力,要顺着竹枝的特性来,就好比水流顺应地势,方能自然顺畅,毫无阻滞。”
在风老的悉心指导下,苏御渐渐找到了感觉。他惊觉,当自己不再执着于固定招式,而是顺着竹枝的摆动去巧妙引导力量时,原本普普通通的动作,竟陡然间充满了无穷变化与强大威力。苏御兴奋不已,赶忙向风老请教这独特武学技巧背后的奥秘。
风老重新坐回青石之上,缓缓说道:“这世间万物,皆有其势。武学之道,若能顺应万物之势,借势发力,化势为用,便能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巨大威力。就拿你手中的剑来说,若只是一味地劈、砍、刺、挑,那不过是寻常剑法。可要是能结合风势、地势,甚至是对手的攻击之势,因势利导,那便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苏御听得全神贯注,入神之际,心中长久以来的诸多困惑,仿佛被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他回想起以往的战斗,常常与对手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若能学会这借势、化势的高超技巧,往后的战斗,想必会轻松许多。苏御一脸诚恳地说道:“前辈的一番见解,让晚生茅塞顿开。不知前辈能否再详细传授一些运用此道的方法?”
风老欣然点头应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至活动结束,苏御便会来到这片幽静山坳,向风老学习这独特的武学技巧。风老不仅倾囊相授具体的招式变化,更悉心引导他去感悟自然之道,从山间徐徐拂过的微风、潺潺流淌的溪水、随风摇曳的草木中,真切体会 “势” 的存在。
在一次练习中,苏御依照风老的教导,舞动竹枝时,巧妙借助山间风力,将竹枝的攻击变得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风老见此情形,点头称赞道:“不错不错,你已初步窥探到其中门道。不过,这借势之法,不光要借助自然之势,更得善于观察对手的招式,精准找出其势的走向,然后巧妙加以引导、化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