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夜幕如同一大块沉甸甸、密不透风的黑布,严严实实地压了下来。客栈那狭小昏暗的房间里,唯一的烛火在铜制烛台上摇曳不定,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影影绰绰、飘忽不定的光影,仿佛一群在黑暗中跃动的鬼魅。苏御一行人围坐在那张破旧斑驳、满是岁月痕迹的木桌旁,周遭的寂静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声。此刻,桌上平铺着的那封神秘信函,已然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泛黄的纸张微微卷曲,仿佛承载着无数沉重的秘密,又好似在无声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足以颠覆江湖与朝堂的惊天隐情。
“诸位,你们仔细瞧瞧,这封信里反复提及‘玉衡’这个代号,还着重强调所有行动都得听从‘玉衡’的指令。” 苏御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信纸的特定位置,他的目光犹如夜空中最锐利的寒星,透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坚定与锐利,“依我看,这个‘玉衡’极有可能就是整个阴谋的核心关键人物。只要我们能成功揪出他,或许便能顺藤摸瓜,彻底揭开这场笼罩在江湖与朝堂之上的巨大阴谋的全貌。”
刘猛闻言,立刻凑了过来,他那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挠了挠头,脸上满是困惑与迷茫:“可这‘玉衡’到底是何方神圣?总不能让咱们在这京城的大街小巷,逢人便打听吧?信里就没再透露出其他能帮咱们辨认他的有用信息?”
李青紧蹙着眉头,双眼如同探照灯一般,在信纸上反复扫视、逐字逐句地琢磨。忽然,他眼睛一亮,像是在黑暗中发现了一丝曙光:“你们看这儿,信中明确提到‘每月十五,于城西醉仙楼密会’。既然‘玉衡’是整个阴谋的关键人物,那在这样重要的密会场合,他极有可能现身。而且,信中还特别指出,参与密会的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说不定咱们能在那儿挖到更多关键线索。”
周玲因之前的箭伤尚未痊愈,面色依旧显得有些苍白,可她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坚毅与不屈。她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说道:“醉仙楼乃是京城之中最为繁华热闹的酒楼,平日里人来人往、鱼龙混杂,的确便于各方势力隐藏身份、秘密行事。不过,正因为如此,那里必定也是敌人严防死守的重点区域。咱们要是贸然前往,一旦行踪暴露,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刘猛猛地一拍桌子,这突如其来的大力使得桌上的茶杯都跟着剧烈晃动起来,茶水险些溅出。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斗志,仿若一团无法扑灭的火焰,“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咱们也绝不能退缩,必须闯上一闯。只要能成功揪出那个神秘莫测的‘玉衡’,再大的风险,咱们也得咬牙扛住!”
苏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说道:“刘兄所言极是。但咱们绝不能莽撞行事,必须制定一个周全缜密的计划。李青,你向来擅长打探消息,明日你先前往醉仙楼附近,仔细探查一番,着重留意那里的地形地貌以及守卫布置情况;刘兄和周玲就留在客栈,务必保护好这封至关重要的信函,同时时刻留意周围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而我,则去拜访几位昔日相识,看看能否从他们那儿获取一些关于‘玉衡’的关键线索。”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各自领命而去。苏御换上一身质朴低调的长衫,将自己完美地融入了京城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之中。他辗转来到一处极为隐蔽的小院前,这里正是他曾经在皇宫中结识的一位老太监的居所。老太监虽然早已告老还乡,但在宫中多年,积累了极为广泛的人脉,说不定知晓一些旁人无从得知的宫廷内幕。
“苏公子,您怎么突然来了?” 老太监见到苏御,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脸上的皱纹都因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而舒展开来。
苏御拱手行礼,神色凝重得如同背负着千斤重担:“公公,在下今日前来,实有一事相求。您在宫中多年,阅历丰富,可曾听闻过‘玉衡’这个名号?”
老太监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白纸一般煞白,身体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他的眼神中满是恐惧与忌惮,声音颤抖地说道:“苏公子,这…… 这‘玉衡’二字,老奴实在不敢多言。您还是别打听了,否则,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苏御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这愈发让他觉得 “玉衡” 此人深不可测、绝不简单。他赶忙追问道:“公公,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无数人的生死存亡,还望您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稍稍透露一二。在下向您保证,绝不会给您带来任何麻烦。”
老太监犹豫再三,内心仿佛在做着激烈的挣扎,最终,他长叹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看在苏公子往日对老奴的关照上,老奴就告诉您一点。这‘玉衡’在朝中的势力庞大得超乎想象,就连当今圣上都对其忌惮三分。至于他的真实身份,老奴也并不清楚,只知道此人行事极为隐秘,极少有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