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而归的张小飞,回到青云门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那一亩二级灵田仔细规划起来。他将灵田大致分为三个区域:最大的部分依旧用于种植经过“灵蕴催芽术”优化的白玉灵米;一小块靠近水源、背阴的区域,则精心整理,准备用于培育玉髓芝;剩下的边角,则种上了一些常用的辅料灵植,如清心菇、驱邪菊等。
玉髓芝的培育是重中之重。他根据任务中记录的生长环境和《百草五味经》的描述,模拟出一个阴湿、通风、且有微弱散射光的环境。先用普通的腐殖土混合少量灵砂作为基底,然后将带回的、附着菌丝的土壤小心地铺撒在上面,再轻轻覆盖一层薄薄的、湿润的苔藓以保湿。
最关键的一步,是处理那些珍贵的孢子粉。他没有简单地将孢子粉直接撒入土中,而是按照心经中一种处理易挥发香料的“锁香”法门,将自身一丝极其温和的木属性灵力包裹住孢子粉,如同给种子穿上一层无形的“保鲜膜”,然后才均匀地播撒在准备好的菌床上。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孢子的活性,并引导其更好地与土壤环境融合。
接着,他每天都会来到玉髓芝培育区,施展改良版的“润雨诀”。这一次,他刻意将雨滴控制得更加细密柔和,仿佛山林间的晨雾,并且尝试将《百草五味经》中提到的、一种能促进菌类生长的“甘淡”水意融入其中。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但对灵力精细化控制的锻炼也效果显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约十天后,菌床上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乳白色的菌丝,如同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白霜。又过了几天,第一批米粒大小的玉髓芝幼蕾,怯生生地探出了头!
成功了!
看着那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张小飞心中涌起巨大的成就感。这种亲手从无到有培育出高级食材的过程,比单纯地烹饪更让他着迷。这不仅仅是种植,更像是一种创造。
【叮!成功培育稀有灵菌‘玉髓芝’(幼苗),灵植培育技艺熟练度大幅提升,获得积分 30。】
【叮!宿主对《九转不灭美食心经·造化篇》有所领悟。】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他的成功。随着玉髓芝的幼苗一天天长大,张小飞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灵食的研发上。
玉髓芝,性甘平,微凉,润肺生津,滋补五脏,尤益筋骨。这属性,与白玉灵米的甘平益脾土,恰好形成一种土生金、金润土的相生关系(灵米属土,芝菌类常归为金)。
“或许,可以用玉髓芝和灵米,搭配一些其他属性的辅料,制作一种功效更强的‘进阶版小飞饼’,或者……一种汤羹?”张小飞脑海中不断构思。
他回想起《百草五味经》中一个名为“琼玉润脉汤”的古方雏形,主料就是玉髓芝,辅以几种温和的灵草,有滋润经脉、巩固根基之效。虽然原方所需的几种辅料他暂时没有,但可以尝试用现有材料进行简化替代。
他选择了属性微辛、能行气活络的“青木香叶”(一种常见低阶灵植),和属性甘淡、能利水渗湿的“茯苓碎”(任务奖励所得),作为辅料。以白玉灵米熬煮的米油为汤底,加入切碎的玉髓芝(先用少量嫩叶试验)、青木香叶和茯苓碎,文火慢炖。
烹饪过程中,他全神贯注,用心经法门调和着几种食材的属性。灵米油的醇厚甘平为基,承载一切;玉髓芝的清凉甘润为主,滋养目标;青木香叶的微辛如同画龙点睛,引导灵气流动;茯苓碎的甘淡则负责调和疏通,防止滋腻。
渐渐地,一股难以形容的清香从锅中弥漫开来。这香气不似炒菜的浓烈,也不似药汤的苦涩,而是一种极其清雅、温润,仿佛雨后山林间草木精华凝聚的味道,闻之令人心旷神怡,精神一振。
汤成,色泽呈淡淡的乳白,其间点缀着玉髓芝的晶莹和青木香叶的翠绿,看上去就赏心悦目。
张小飞盛出一小碗,轻轻吹气,尝了一口。
汤汁滑入喉咙,一股温和却精纯的灵气瞬间化开,流向四肢百骸。这灵气不仅快速补充着消耗,更带着一种独特的滋润感,所过之处,经脉仿佛被轻柔的甘露洗涤过一般,隐隐传来舒泰的感觉。连日前搏杀留下的一些细微暗伤,都似乎得到了些许抚慰。
“好汤!”张小飞眼中放光。这简化版的“琼玉润脉汤”,效果远超预期!虽然比不上真正的丹药迅猛,但这种温和持久的滋养和对经脉的益处,是许多低级丹药都不具备的!
【叮!成功研发新型灵食‘简易琼玉润脉汤’(凡品·优良),效果:快速回灵(中),微弱滋润经脉。获得积分 25。】
【叮!宿主对‘五行调和’理论的应用取得突破,获得积分 15。】
巨大的收获让张小飞信心倍增。他决定,将这种“简易琼玉润脉汤”作为“小飞灵食铺”新的招牌产品,限量供应。这不仅能为他和王师兄他们带来更多收益,更能进一步打响他“食修”的名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