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的落地窗外,九月的阳光正把成片枫树林染成浅金,史国栋捏着刚取的行李牌,指节无意识摩挲着“川渝味道”的烫金logo。
杨晓英把薄外套搭在臂弯,刚接通约瑟夫的电话,声音就被机场广播的法语播报盖过几分:“约瑟夫,我们在T3行李提取处,你跟迈克尔到了吗?”
“刚到,看见你们了!”穿深灰西装的约瑟夫挥着手穿过人群,身后的迈克尔举着个印着“多伦多华人商会”的文件夹,快步走近时还不忘调侃:“史,杨,你们这趟航班居然没延误——要知道上周我去温哥华,光在跑道上等了俩小时。”
史国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不远处举着“欢迎川渝味道考察团”纸牌的华人接机员:“看来加拿大的华人朋友比天气预报靠谱。先去酒店放行李?还是直接去北约克的华人社区?”
“听你的,不过得先跟你说个事。”约瑟夫突然收了笑,翻开文件夹递过去,“昨天约克区有三家本地餐厅老板找过商会,说担心你们的火锅会抢生意,甚至提到要联合施压市政厅,要求提高中餐店的卫生审核标准。”
杨晓英接过文件的手指顿了顿,史国栋却只是扫了眼上面的签名,随手递给迈克尔:“施压?当年在洛杉矶,还有人说四川火锅太辣不符合美国人胃口呢。走,先去吃碗牛肉面,边吃边聊。”
街角的“老李牛肉面”店里,红油辣子的香气混着花椒的麻意飘满整个空间,史国栋舀了勺牛肉汤,看着窗外排队买奶茶的华人学生:“迈克尔,你在多伦多待了十年,说说看,这边华人最常去的聚餐地是哪类?”
“以前是粤菜馆,这两年川湘菜馆多了起来,但火锅还是缺正宗的。”迈克尔掰着手指算,“北约克、士嘉堡、列治文山这三个区的华人密度最高,尤其是士嘉堡,光唐人街就有三条,周末连停车位都抢不到。”
“那咱们的直营店就先从这三个区扎进去。”史国栋放下筷子,从包里掏出张手绘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十几个点位,“你看,这几个地方要么挨着华人超市,要么在地铁站附近,辐射范围至少能覆盖五万华人。加盟店就选在港口和尼亚加拉大瀑布景区,游客多,回本快。”
杨晓英突然指着地图上的一处:“这里不是约克区的商业街吗?旁边就是两家麦当劳,咱们把店开在这,会不会太扎眼?”
“要的就是扎眼。”史国栋用笔尖点了点那个位置,“你忘了在悉尼的时候,咱们把店开在肯德基对面,三个月就把他们的下午茶客流分走了三成。加拿大这边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咱们的十四大菜系菜品,蒸的煮的炒的都有,比炸鸡薯条健康多了,正好打差异化竞争。”
约瑟夫突然插了句:“可你们刚才说加盟店只招华人店主,会不会被人说搞歧视?上周就有本地媒体问我,为什么华人企业只愿意跟华人合作。”
史国栋端起茶杯喝了口,语气很坚定:“不是搞歧视,是为了守住味道。你想想,要是找个不懂中餐的本地人当加盟店主,他可能会把麻辣锅底改成番茄味,把毛肚换成牛排,那还叫川渝味道吗?而且华人店主更懂华人食客的需求,知道什么时候该上免费的酸梅汤,什么时候该多送份鸭血。”
正说着,店门被推开,一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看见史国栋他们,眼睛一亮:“史总?我是士嘉堡华人商会的周明,昨天跟您通过电话的。”
史国栋赶紧起身握手:“周会长,辛苦你特意跑一趟。听说你有个空置的商铺,就在华人超市旁边?”
“对,我带了钥匙,现在就能去看。”周明从口袋里掏出串钥匙,“那地方以前是个粤菜馆,厨房设备都还在,稍微改改就能用。我本来想自己开家火锅店,可没找到靠谱的配方,后来听说你们要来加拿大,就想着跟你们合作加盟。”
“加盟没问题,但得先跟你说清楚规矩。”史国栋放慢语速,“第一,店里的锅底必须用咱们总部统一配送的料包,不能自己加东西;第二,员工优先招华人,要是招了本地人,得先送总部培训三个月;第三,店里必须用咱们的点餐机器人和结算机器人,这些高科技设备不仅能省人力,还能吸引年轻人。”
周明连连点头:“这些都没问题!我儿子在多伦多大学读计算机,正好能帮着维护机器人。对了,史总,我还有个疑问,要是开店资金不够,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可以。”史国栋从包里拿出张名片递过去,“这是咱们环球世界银行加拿大分行的联系方式,你把商铺的资料和你的资金需求报过去,他们三天内就能出评估报告。只要符合标准,贷款利息比本地银行低两个点。”
周明接过名片,激动得手都有点抖:“太好了!我这就回去准备资料,争取下个月就能开业。”
送走周明,杨晓英看着史国栋:“你倒是把资金的事想得挺周全,不过加拿大的银行监管比美国严,咱们的银行能顺利放款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