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的拍摄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捕捉西北荒漠最具史诗感的自然光线,剧组连日来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常常在晨光熹微前启程,直至月色笼罩戈壁才收工。高强度、高精度的表演本就极度耗费心神,加之西北地区昼夜温差悬殊,简陋的饮食条件无法与影视基地相比,即便是最坚韧的躯体,也难免感到透支。
沈清梧的状况尤为令人担忧。她对自己要求严苛到近乎执拗,每一场戏都追求极致完美,常常在下戏后仍与导演、历史顾问反复推敲细节,或是独自沉浸在角色中,揣摩下一镜头的情绪层次。连日的疲累不断累积,加之这具身体或许本就有些气血不足,她虽表面维持着一贯的沉静,但眼底难以掩饰的淡青阴影和偶尔袭来的短暂晕眩,只有最贴近她的晓芸和苏墨才能察觉。
“清梧,今天这场戏拍完必须立刻休息,你的脸色白得吓人。”苏墨看着正在由化妆师补妆、准备拍摄一场雨中跪谏戏的沈清梧,眉头紧锁,语气里是不容置疑的担忧。这场戏需要她身着单薄朝服,在人工营造的滂沱大雨中长跪不起,慷慨陈词,无论情绪张力还是体力消耗都极大。
“无碍,我撑得住。”沈清梧闭着眼让化妆师处理妆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沙哑。她深知这场戏的情绪连贯性至关重要,不愿因自己的身体状况拖累整个剧组的进度。
晓芸在一旁急得团团转,赶紧又冲兑了一杯滚烫浓稠的红糖姜茶塞到她手里:“沈老师,您快再喝点热的,暖暖身子。”
拍摄正式开始。人工降雨系统轰然开启,冰冷的水柱倾泻而下,瞬间打湿了所有人的衣衫,寒意刺骨。沈清梧跪在冰冷泥泞的“雨水”中,一遍又一遍地陈述着那段精心设计的台词,她的声音穿透雨幕,依旧清晰、坚定,带着一种令人心弦震颤的恳切与孤绝。导演追求极致效果,反复拍摄了多条,从不同角度捕捉最完美的情绪。
终于,在导演喊出“过!完美!”的那一刻,沈清梧强提着的那口气骤然松懈。她依着剧情礼仪想要缓缓起身,却只觉得眼前猛地一黑,耳畔所有的声音瞬间呼啸着远去,天地开始剧烈旋转,身子一软,便毫无预兆地向前栽去!
“清梧!”
“沈老师!”
离她最近的对手戏演员和工作人员失声惊呼,手忙脚乱地想要上前搀扶。
然而,有三道身影的反应比所有人都更为迅速!
几乎是同一时间,原本在监视器旁全神贯注于每一个画面的秦谕,如同发现猎物的猎豹般猛地窜出,几步跨过积水的地面,第一个冲到了沈清梧身边,在她柔弱的身体即将接触冰冷地面的前一刻,手臂一揽,稳稳地将她接入自己怀中。他的动作迅捷却异常小心,脸上是再也无法掩饰的惊慌与深切担忧。
几乎是前后脚,原本今天没有戏份、却特意来剧组探班(实则是来与张黎导演洽谈一个新电影项目)的顾延之,也猛地扔下了手中的咖啡,大步流星地赶了过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边跑边对着身后的助理厉声吼道:“快!叫随组医生立刻过来!” 他的担忧源自一种复杂的保护欲,以及作为重要投资方对核心资产的本能维护。
而另一位在剧中饰演倾慕冯太后的年轻臣子、戏外也对这位前辈兼心中偶像颇有好感的当红小生韩屿,也迅速挤开人群,满脸写着纯粹的焦急和关切围了上来,连声追问:“沈老师怎么了?没事吧?怎么会这样?”
现场顿时陷入一片忙乱。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地拿来干燥的毛巾、热水。随组医生提着药箱疾奔而来。
苏墨和晓芸也冲了过来,晓芸吓得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苏墨虽然同样心急如焚,但尚能保持最后的冷静,强自镇定地指挥着众人:“散开点!大家都散开点!别都围着!保持空气流通!让医生看看!”
秦谕半跪在冰冷潮湿的地上,依旧保持着环抱沈清梧的姿势,让她尽可能舒适地靠在自己怀里,避免她接触冰冷的湿地面。他小心翼翼地用毛巾擦拭她脸上冰冷的雨水,当手指触及她异常苍白、冰凉得吓人的脸颊时,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揪痛不已。他猛地抬头,目光急切地锁住医生:“她怎么样?严不严重?”
医生快速而专业地检查了瞳孔对光反射、脉搏和呼吸,稍微松了口气:“初步判断是过度疲劳加上低血糖,可能还有点贫血,精神高度紧张后突然放松导致的暂时性晕厥。问题应该不大,但必须立刻保暖、保持平卧休息!快,抬到休息室去!”
秦谕闻言,毫不犹豫地就要将沈清梧打横抱起。
“我来吧。”顾延之的声音在一旁响起,语气依旧沉稳,却带着一种惯常的发号施令般的不容置疑。他伸出手,姿态自然仿佛理所应当,意图从秦谕手中接过沈清梧。他的担忧丝毫不逊色,更带着一种基于资本方和庇护者身份的、认为自己才应负起首要责任的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