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巅峰对决》总决赛之夜,万众瞩目。直播信号覆盖全网,收视率与网络热度在开场前便已突破历史峰值。这不仅是一场比赛的终结,更被视为新一代演技派领军人物的加冕礼。
后台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近乎凝重的沸腾。选手们进行着最后的准备,补妆、开嗓、默戏,空气中交织着紧张、兴奋与破釜沉舟的决绝。沈清梧的独立化妆间内,却异乎寻常的平静。
她已装扮妥当。总决赛的表演,她选择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剧本——《最后一位女书传人》。这是一个原创剧本片段,讲述了一位守护着即将失传的古老女性文字“女书”的耄耋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与前来调查的文化学者之间,进行的一场关于传承、孤独与坚守的灵魂对话。沈清梧将挑战从二十岁到八十岁的巨大年龄跨度和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妆容巧妙地在她脸上勾勒出岁月的痕迹,眼神却清亮如初。苏墨最后一次帮她整理着粗布衣衫的领口,动作细致,语气是罕见的温和:“都准备好了。外面那些苍蝇嗡嗡叫,不用理会。舞台是你的,只需要把它点亮。”
晓芸用力点头,将一杯温热的护嗓茶递到沈清梧手中,眼神坚定:“沈老师,加油!”
沈清梧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熨帖着掌心。她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苏墨和晓芸,沉静如水:“知道。”
与此同时,评委休息室内,一种微妙的张力也在弥漫。被周继坤打过招呼的那位评委——一位以“毒舌”和“严格”着称的导演孙浩,正有些心神不宁地看着流程卡。周继坤许下的利益固然诱人,但沈清梧半决赛那场神乎其神的《雷雨》表演带来的震撼犹在眼前,加之秦谕等几位分量极重的评委明显对她青睐有加,让他一时有些犹豫。打压得太明显,恐怕会引火烧身。
直播信号接通,炫目的灯光点亮舞台,主持人激昂的声音宣告着总决赛正式开始。
前半程,其他几位选手都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表演可圈可点,引发了阵阵掌声。但所有人的心,都悬在最后一个出场的身影上。
终于,报幕声响起:“下面,有请选手沈清梧,为我们带来原创剧目——《最后一位女书传人》。”
灯光暗下,再亮起时,场景已是一个简陋却充满古意的湘南木屋。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妪(沈清梧饰)坐在窗边,颤巍巍的手指正抚摸着一片写满奇特文字的布帛。她的眼神浑浊,却透着一种执拗的光。
年轻的女性文化学者(由一位助演老师饰演)敲门进来,礼貌地说明来意。
戏,开始了。
沈清梧的表演,已然超越了“演”的范畴,近乎一种“附体”。从老人初时的警惕、排斥,到被学者的真诚打动后,眼中渐渐燃起的、如同灰烬复燃般的微光;从回忆起少女时代学习女书、与姐妹们用这种秘密文字传递心事的羞涩与欢欣,再到历经战乱、运动、时代变迁,目睹女书一步步凋零、同伴一个个逝去的巨大悲恸与孤独;最后,在生命烛火将熄之时,将那凝聚了一生心血的、厚厚的女书帛书郑重托付给学者时,那种混合着无尽不舍、巨大欣慰、以及跨越时空的嘱托的复杂情感……
她的声音从清亮到苍老嘶哑,语调从灵动到迟缓滞涩,肢体从轻盈到佝偻颤抖……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无比,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尤其是那段长达一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只是望着窗外、眼神从追忆、悲伤、到最后归于一片澄澈平静的独角戏,更是静默无声却重若千钧,让无数屏幕前的观众瞬间泪目。
她不仅演活了一个人,更演活了一种文化的重量、一个时代的缩影、以及一种超越个体的、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永恒命题。
表演结束。
寂静。长达近半分钟的绝对寂静。
然后,掌声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演播厅,经久不息,许多人站起来鼓掌,眼眶发红。直播弹幕彻底疯狂,满屏的“致敬!”“看哭了!”“神级表演!”“这才是艺术!”
评委席上,秦谕第一个拿起话筒,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沈清梧……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每一次表演,都在突破我对演技的认知上限。这不是表演,这是奉献,是你把灵魂掏出来,奉献给了这个角色。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作品。” 他给出了今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满分。
其他评委也纷纷送上最高赞誉,词汇已然匮乏,只剩下最直接的震撼与敬佩。
轮到孙浩点评时,他明显停顿了一下,感受到来自同行和镜头的压力。他原本准备好的那些“节奏稍慢”、“情感过度渲染”的挑刺言论,在如此绝对的实力和情感冲击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可笑。他最终艰难地开口,挤出的却是:“……完成度很高。情感非常真挚。嗯……很好。” 他甚至不敢看周继坤方向可能投来的视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