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初绽,灵胎萌生的异象,虽被张小凡极力掩盖,但那瞬间泄露的、纯净中带着一丝幽冥本源的独特生机波动,又如何能完全瞒过那些时刻关注着玄火坛的巅峰强者?这微妙的变故,如同在暗流汹涌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虽轻,却足以让对弈的棋手们,重新审视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
通天峰,玉清殿深处静室。
道玄真人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深邃如古井,倒映着方才神识感知到的那一幕。他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描摹,仿佛在推演着无形的棋局。
“混沌生莲,蕴育灵胎……竟真让他走出了这一步。” 他低声自语,听不出喜怒,“碧瑶残魂,竟能与混沌道胎契合至此,焕发生机……此子际遇,着实匪夷所思。”
他面前虚空之中,以灵力勾勒的青云山堪舆图浮现,代表张小凡的那点混沌光晕,此刻比以往更加凝实,且隐隐与整个山门地脉产生了一种更深的共鸣,甚至……在缓慢反哺着因大战而受损的灵机。而在那光晕核心,一点极其微弱的翠绿星芒,虽隐晦,却逃不过他的法眼。
“福兮?祸兮?” 道玄眉头微蹙。张小凡若能以此法化解体内幽冥戾气,甚至将混沌道胎导向滋养万物之途,对青云而言,或许是件好事。但,碧瑶残魂的存在,始终是悬顶之剑。万人往绝不会罢休,天音寺、焚香谷亦虎视眈眈。此灵胎若成,是福是祸,难以预料。
更让他忧心的是,门下弟子的人心。张小凡逼退鬼王宗有功,近日疏导地脉亦见成效,但“勾结幽冥”、“身负魔胎”的流言,岂是轻易能消除的?如今他又暗中滋养碧瑶残魂,此事若泄露出去,刚刚稳定的宗门,必将再起波澜。
“堵不如疏,禁不如用。” 道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此子已成气候,强压必生反弹。不若……顺势而为,将其纳入掌控,化为己用。”
他沉吟片刻,袖中一枚传讯玉简亮起:“商师弟,天云师弟,来见我。”
片刻后,商正梁与天云道人步入静室,躬身行礼。
“掌门师兄。”
道玄示意二人坐下,目光扫过他们略显疲惫却依旧精亮的眼睛,缓缓道:“方才,玄火坛方向有异动,你二人可曾察觉?”
商正梁与天云对视一眼,神色凝重。商正梁开口道:“回掌门师兄,确有感应。一股奇异生机勃发,似与地脉相合,却又……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莫非是张小凡他……”
道玄微微颔首:“不错。此子似以混沌道胎之能,初步凝聚了那碧瑶残魂,化出灵胎雏形。”
“什么?!” 商正梁与天云俱是一惊。碧瑶残魂凝聚灵胎?这简直是逆天而行!
“掌门师兄,此事……此事非同小可啊!” 天云道人急道,“若传扬出去,我青云门岂非坐实了包庇幽冥、逆天行事之名?门下弟子如何能服?”
道玄面色平静:“所以,此事绝不可外传。你二人需严密约束门下,不得妄议玄火坛之事。对外,只言张小凡静修有成,混沌道胎渐趋稳定,有滋养地脉之效。”
商正梁迟疑道:“可是掌门师兄,纸包不住火。万人往那边……”
“万人往?” 道玄嘴角勾起一丝冷意,“他比我们更不想此事闹得人尽皆知。碧瑶残魂若在我青云手中凝聚,对他而言,是希望,更是掣肘。他此刻,恐怕比我们更想保密。”
天云道人若有所思:“师兄的意思是……借此牵制鬼王宗?”
道玄不置可否,转而道:“张小凡此人,心性坚韧,重情义,然执念亦深。碧瑶之事,是其心结,亦是其软肋。如今他既尝试以混沌正道化解此劫,我等不妨……助他一臂之力。”
“助他?” 商正梁与天云皆是一愣。
“传我法旨,” 道玄语气转为威严,“即日起,开放藏经阁‘地’字部典籍予张小凡参阅,准其借阅有关安魂定魄、滋养灵物之古籍。另,赐下‘清心玉蒲团’一方,‘净魂香’三炉,助其稳固心神,净化杂念。”
商正梁与天云面面相觑,掌门此举,分明是默许甚至支持张小凡滋养碧瑶残魂了?这……
道玄看出二人疑虑,淡淡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将其置于明处,加以引导,总比任其在暗处自行摸索、乃至误入歧途要好。况且,”他目光深远,“若他真能以此法,将混沌道胎与幽冥执念导归正途,化劫为缘,未尝不是一场造化。届时,我青云门或将多一护山奇才,而非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灾星。”
商正梁与天云沉吟片刻,终是躬身应道:“掌门师兄深谋远虑,我等遵命。”
“去吧。” 道玄挥挥手,“严密监视山外动向,尤其是焚香谷与天音寺的使者,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待二人离去,道玄独自静坐,目光再次落在那堪舆图上代表张小凡的光点上,指尖轻轻一点,光点周围浮现出几道极其隐晦的符文印记,如同无形的锁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