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的时光,仿佛被冻结在了永恒的冬日。但在这背风的冰谷深处,那座人工开凿的冰洞内,时间却以一种缓慢而坚韧的方式,重新开始了流淌。这里没有日出日落,只有极光变幻的微光与冰晶矿石的冷焰,用来标记一天的晨昏。
第一缕透过冰棱透镜的、泛着幽蓝的微光落入洞内时,张小凡便已醒来。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先侧过头,望向洞窟深处玄冰台上的那枚泪滴冰晶。碧瑶的魂影在冰晶中静谧安详,仿佛仍在沉睡,但张小凡能感受到那缕与他神魂相连的、微弱却稳定的气息。“还在,就好。” 他心中默念,这已成为他每日醒来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仪式。轻微的动静惊动了睡在不远处兽皮垫子上的念瑶,她揉了揉眼睛,也下意识地先望向冰台的方向,看到那抹熟悉的月白光晕,才安心地坐起身。
“爹爹,早。” 念瑶的声音还带着睡意,却已开始利落地收拾垫子。
“早,瑶儿。” 张小凡的声音低沉温和。他起身,走到冰台前,如同过往数百个清晨一样,盘膝坐下。他没有急于渡送灵力,而是先静静凝视了碧瑶的魂影片刻,眼神复杂,有失而复得的珍视,有深不见底的爱怜,也有一丝难以完全磨灭的痛楚。然后,他才缓缓闭目,手掐诀印,调动起体内那已融合得颇为圆润的灵力。淡金色的光晕自他体内散发出来,柔和而温暖,如同冬日暖阳,缓缓将泪滴冰晶包裹。这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他额角渗出细汗,神情却专注而平和。这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是他存在的核心意义之一。
午
当洞外极光变幻出最绚烂的色彩时,是冰洞内光线最好的时刻。念瑶会在这个时辰进行她的修炼。冰洞一侧,被她用指甲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聚灵阵法。她盘坐其中,按照母亲碧瑶通过意念传授的鬼王宗秘法,引导着北冥之地特有的月华灵蕴。她的气息与张小凡的醇厚不同,更显清冷灵动,周身有淡淡的银光流转。
碧瑶的魂影此时会显得格外专注,虽然无法言语,但一道道清晰而细致的意念会如溪流般流入念瑶的识海,纠正她法决的细微偏差,讲解运功路线的精妙之处。有时,张小凡会在旁静观,看到关键处,会以他融合佛道两家的见识,插上一两句点睛之评。
“瑶儿,气走璇玑,意沉丹田,不可急躁。” 碧瑶的意念带着一贯的温柔。
“嗯,引外界极寒入体,需以自身气血为炉,徐徐炼化,方不致伤及经脉。” 张小凡的声音适时响起。
念瑶似懂非懂地点头,调整着呼吸,小脸上满是认真。这奇特的“一家三口”传功场景,充满了静谧而温馨的力量。修炼间隙,念瑶会拿出昨日从一处冰缝中新发现的、形似蘑菇却通体莹白的“雪菌”,献宝似的用意念传递给碧瑶看:“娘亲,你看这个,闻着有点清香,应该能吃吧?”
碧瑶的魂光会愉悦地闪烁一下,传递回肯定的意念。张小凡则会仔细检查一番,确认无毒后,点点头。这些微不足道的发现,却是这苦寒之地生活中难得的亮色。
当洞外光线彻底暗淡,只剩下赤矿石发出的微弱红芒时,便是“家”的时刻。张小凡会用控火术小心翼翼地加热那口冰锅,念瑶将雪菌和切好的赤羽鸟肉放进去,加上冰雪熬煮。没有调味,只有食物本真的味道,但热气腾腾的汤锅散发出的白汽,却给冰冷的洞窟带来了难得的烟火气。
汤煮好后,张小凡会先盛出一碗,放在碧瑶的冰台前,让那蕴含生机的水汽滋养她的魂体。然后,父女二人才会围坐在小小的冰桌旁,安静地进食。席间,念瑶会叽叽喳喳地用意念分享她今日修炼的感悟,或者描述她在冰谷里看到的奇特冰晶形状。张小凡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听,偶尔嘴角会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碧瑶的魂影则静静地“注视”着他们,仿佛在欣赏世间最珍贵的画卷。
夜深时,念瑶在兽皮垫子上沉沉睡去。张小凡则会独自坐在冰台前,久久地凝视着碧瑶。洞内只剩下赤矿石规律的低微嗡鸣,和洞外永不停歇的风雪声。这个时候,白日里被刻意压抑的情感才会悄然浮现。
他会伸出手,虚虚地描摹着碧瑶魂影的轮廓,指尖在冰冷的空气中微微颤抖。“碧瑶……” 他无声地唤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声沉沉的叹息。他想起了流波山的月光,想起了死灵渊下的牵手,想起了她挡在自己身前决绝的身影……巨大的愧疚和思念如同北冥的寒潮,一次次试图将他淹没。但他不能沉溺,他必须坚强,因为他是丈夫,是父亲,是这个家的支柱。
碧瑶的魂影似乎能感受到他情绪的波动,会散发出更加柔和的月白光晕,如同无声的安抚。有时,一道极其微弱却清晰的意念会传来:“凡……我在……一直……在……”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仿佛拥有无穷的力量,能瞬间抚平他内心的波澜。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是啊,她还在,他们还有女儿,这个家还在。这就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