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那片吞噬光线的无影沼泽,当双脚终于踏上坚实且带着青草芬芳的土地时,饶是以张小凡的坚韧,心中也涌起一股劫后余生的虚脱感。他回头望去,灰白色的浓雾如同永恒的帷幕,将那片死亡之地隔绝在身后,也隔绝了来自京城、来自幽冥殿的一切纷扰与窥视。
眼前,是另一番天地。
两座高耸入云、形如门户的苍翠山峰之间,怀抱着一片宁静而广阔的谷地。时值深秋,谷外山色已见萧瑟,谷内却暖意融融,草木葳蕤,竟似江南春末。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穿过谷地,潺潺水声如同悦耳的音符,滋润着两岸丰茂的植被。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与草木清气,更令人心惊的是,此地的天地灵气竟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呼吸之间,灵力自行运转加速,连日的疲惫都驱散了不少。
“这里……好暖和,好漂亮啊!”念瑶从张小凡背上滑下来,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小脸上满是惊叹。她挣脱碧瑶的手,跑到溪边,蹲下身想去捞水里的游鱼。
碧瑶没有立刻阻止女儿,她站在原地,深深吸了一口谷中温润清新的空气,连日来因孕吐和颠簸而始终紧蹙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照在她苍白却依旧难掩绝色的脸上,竟让她产生了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逃离了京城的压抑和一路的凶险,这片宛如仙境的谷地,真的能成为他们的安身之所吗?她下意识地抚上微隆的小腹,那里,一个小生命正在悄然生长。
张小凡没有放松警惕。他示意雪球和焰儿守在念瑶身边,自己则凝神静气,将灵识如同蛛网般向四周扩散开去,仔细感知着山谷的每一寸土地。没有毒虫猛兽的凶戾气息,没有阵法波动的痕迹,没有隐藏的杀机……只有一片祥和与充沛的生机。这反而让他心中疑窦更深。如此宝地,为何会荒无人烟?
“小凡,”碧瑶走到他身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这里……好像真的没有危险?”
“表面看来是如此。”张小凡沉声道,目光锐利地扫过远处的山壁和林木,“但不可大意。我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再慢慢探查。”
他们沿着溪流向上游走去,越往深处,景致越发清幽。约莫一炷香后,在靠近山谷内侧的一片向阳坡地上,发现了几处残破的石头建筑遗迹。断壁残垣上爬满了青藤野花,显然已废弃了不知多少岁月。但从残留的基座和部分墙体来看,这些石屋建造得相当坚固规整,并非寻常山民村舍。
最大的一处遗迹,依稀能看出是一座小院的结构,主屋尚存大半,屋顶虽已坍塌,但墙壁厚实,稍加修葺便能遮风挡雨。院中有一口以青石垒砌的古井,井口被藤蔓遮掩,张小凡拨开藤蔓,探头望去,井水清澈,深不见底,隐隐有灵气溢出。井旁还有一小片相对平整的土地,荒草丛生,但土质黝黑肥沃。
“就在这里吧。”张小凡做出了决定。此地背靠山壁,易守难攻,靠近水源,视野相对开阔。
安顿的过程,是一家人通力合作的温馨场景,也冲淡了几分初来乍到的陌生与不安。张小凡负责清理废墟,砍伐树木修补屋顶和门窗。碧瑶不顾身体疲乏,带着念瑶清理院中的杂草,擦拭古井边缘。雪球偶尔吐出一口冰息,将角落里的蛇虫鼠蚁驱散或冻僵;焰儿则用利爪帮忙刨开顽固的树根,或用温和的火元力烘烤新砍的木材,使其更快干燥。
念瑶像只快乐的小蝴蝶,在爹娘身边跑来跑去,时而递上一块石头,时而捧来一掬清水,对新家充满了好奇和干劲。看着女儿红扑扑的小脸和灿烂的笑容,碧瑶心中那份对未来的忧虑,似乎也被这温暖的阳光融化了些许。
忙碌到日落时分,一个简陋却足以栖身的居所总算有了雏形。主屋的屋顶用木梁和厚厚的茅草重新铺好,挡住了夜露;破损的窗户用削薄的木板钉上;屋内清扫干净,铺上了干燥的茅草和带来的粗布。院中的古井也被清理出来,井水甘甜清冽,带着灵气。
碧瑶用打来的井水,和着带来的最后一点米粮,在临时搭起的灶台上熬了一锅稀粥。炊烟袅袅升起,在这与世隔绝的山谷中,竟有了一丝久违的烟火气息。
夜晚,一家人围坐在屋内的篝火旁。火光跳跃,映照着每个人疲惫却带着希望的脸庞。念瑶靠在碧瑶怀里,听着爹爹讲述着以前在青云山下的趣事,渐渐沉入梦乡,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待女儿睡熟,碧瑶将她轻轻放在铺了厚厚茅草的“床”上,盖好衣物。她走到门口,依偎在负责守夜的张小凡身边,望着谷中璀璨的星空和远处如墨的山影。
“小凡,这里……真的能让我们安稳度日吗?”碧瑶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脆弱。一路的追杀、父亲的阴影、身份的暴露风险,都像梦魇般缠绕着她。
张小凡伸出手,将她微凉的手握在掌心,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至少眼下,这里是安全的。”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坚定,“岳父既然指引我们来此,必有深意。这山谷灵气充沛,利于你安胎,也利于瑶儿成长。至于以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