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步。
我数到第十八步时,脚下一滑,膝盖撞在湿岩上,疼得眼前发黑。谢琬一把拽住我胳膊,力气大得不像个伤员。
“你要是再咳血,”她咬着牙,“我就把你扔这儿自己走。”
我咧嘴:“那你刚才怎么不松手?”
她瞪我一眼,没说话。
出口就在前头,一道窄缝透出微光,风从外面灌进来,带着草木腐烂的味道。我伸手摸了摸岩壁,指尖沾了层滑腻的苔藓,湿度比刚才高了三成——说明外头有植被覆盖,下方大概率不是硬地。
“跳。”我说。
“你先。”
“我不用你救。”
“那你倒是走啊!”
我抬腿要动,胸口猛地一闷,喉咙发甜。忍了两息,还是吐出来一口,正好溅在她鞋尖上。
她低头看了看,冷笑:“真会挑地方。”
我没理她,扶着墙往前蹭。刚迈出两步,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锐响。
不是箭矢破空那种清亮声,而是弩机激发时特有的闷震——沈无咎那套连弩的声音。
但这次不对劲,太快太近。
我猛地回头,眼角扫到一道黑影自崖顶跃下,手中长弓已拉满月。
“低头!”我吼了一声,扑向谢琬。
她反应不慢,立刻弯腰,可终究慢了半拍。
一支短弩擦着她肩头钉入岩壁,带起一串血珠。她闷哼一声,踉跄后退,右手本能去抓那支箭,却被我按住。
“别动。”我盯着箭杆,瞳孔一缩。
这箭制式古怪,箭羽是北狄猎鹰的尾羽,但箭簇却是宫造局特供的三棱锥形,专用于皇陵守卫的远程狙杀。
两种东西不该出现在同一支箭上。
更怪的是,箭尾没有刻兵造编号,反而缠了一圈细铜丝,像是刻意遮掩来历。
谢琬咬牙靠在墙上,脸色发白:“拔不拔?”
“你想死就拔。”
我蹲下身,借着微光仔细看。箭头入肉三分,位置偏外,没伤到骨头,但若贸然抽出来,血管撕裂,血就止不住。
正想着,她忽然抬手,一把将箭拔了出来。
血喷在我袖子上,像打翻了一壶红墨。
她喘着气,把箭丢在地上,冷笑:“你说不拔,我就偏拔。”
我盯着那支染血的弩箭,没回嘴。
因为箭簇裂开了。
不是摔的,是被人从内部撬开的。这种设计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机关暗器,另一种是——藏东西。
我捡起箭头,用指甲轻轻一掰。
咔。
半张焦黄的羊皮纸掉了出来,边缘被火燎过,卷曲发脆,中间画着一条曲折通道,像是某种地下甬道。末端有个标记,是个“昭”字,笔锋凌厉,像是用刀刻上去的。
我盯着那个字,心跳慢了一拍。
这不是普通的记号。
这是二十年前,工部匠人在改建皇陵时,用来标注“临时改动路线”的密档符号。只有参与工程的核心匠师才知道。
而那个“昭”字……是我名字里的字。
谢琬看见我表情变了:“怎么?”
我没答,只把羊皮纸摊在掌心,手指顺着图上线路划过去。这条道绕过了主墓室,直通地宫第三重门后的废弃祭室——那里原本是存放旧祭器的地方,后来因结构不稳被封死。
但现在图上显示,有一条新开凿的岔路,连接着祭室与西侧排水渠。
问题是,这路根本不存在。
除非有人拆了承重柱。
我忽然想起老僧说过的一句话:“施主杀性太重,当抄百遍《金刚经》。”
当时我以为他在胡扯,现在才明白,他是在提醒我——有些真相,不是靠打打杀杀能挖出来的。
我咬破手指,把血涂在图纸断裂处。
血顺着矿物墨迹蔓延,竟自动接上了断线。
谢琬倒吸一口冷气:“你干什么?”
“补图。”我声音有点抖,“这墨含铁粉,遇血会显影。”
果然,血线延伸出去,勾勒出完整路径——从祭室往下,穿过一段塌方区,最终通向一个封闭空间。那里本该是空的,可图纸上却标了个小点,旁边写着两个小字:“藏婴”。
我脑子嗡了一下。
宫变那夜,皇后没死。她把太子藏进了皇陵。
不是送出宫,是藏了起来。
而这个“昭”字,不是指我,是当年那个孩子的名字。
楚昭。
我和他的名字,一模一样。
谢琬见我脸色不对,伸手要看图纸。我下意识收回来,她立刻沉脸:“你瞒我?”
“这不是你能看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我蠢?还是因为我只是个被换出来的假千金?”
我抬头看她,她眼眶有点红,但没哭,嘴角反而往上扯了扯:“你说过,真相比命重要。现在你又要藏了?”
我沉默两息,把图纸递给她。
她接过一看,手指瞬间收紧:“母后……她真的……”
“她没送走孩子,”我低声说,“她把他藏进皇陵,然后对外宣称太子已死。只要没人知道他还活着,裴党就不会追查到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