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西村机核生
五特把齿轮模具塞进布包,抬头就见石头哥拎着个铁桶往箭楼跑,桶沿挂着的铁勺“哐当哐当”撞得直响,铁巧怀里抱着堆磨得发亮的钻头,竹片上的炭笔字都被汗水晕开了些。
“五特!你说的消耗品我们备了不少!”石头哥把铁桶往石桌上一放,掀开盖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多把薄片刀,“钻头也打了三十个,全按你画的尺寸来,空心部分用你那模具掏的,你看这纹路多齐整!”
五特拿起一把薄片刀,指尖在刃口上轻轻划了下,冰凉的触感带着锋利的锐度。“不够。”他把刀放回桶里,声音沉了些,“挖矿时钻头崩口、刀片卷刃是常事,至少得再备五十个钻头、一百把刀片,都按这个标准来。”
铁巧连忙掏出竹片,炭笔在上面飞快地写着,笔尖都快戳破竹片了:“五十个钻头?那得用多少合金锭?咱们现在炼的合金够不够?”
“够。”五特从布包里掏出张新图纸,上面画着个奇怪的铁疙瘩,有圆有方,还带着几根细管子,“这些消耗品先让铁匠房的人接着做,你和石头哥,得跟着我做个新东西——发动机。”
石头哥凑过来看图纸,粗糙的手指在那铁疙瘩上划来划去,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这是啥?看着不像钻头也不像锤头,圆滚滚的这部分是干啥的?”
“这叫气缸。”五特指着图纸上最大的圆圈,手指顺着细管子往下滑,“把烧红的合金液浇铸进去,做成空心的圆筒,里面塞个能来回动的铁塞子,叫活塞。”
铁巧的炭笔停在竹片上,眼睛瞪得溜圆:“活塞?来回动有啥用?难道是用来捣矿石的?”
“比捣矿石有用多了。”五特拿起个齿轮模具,往图纸上的小圆圈上一扣,“活塞来回动,能带动齿轮转,齿轮再带动其他东西——比如咱们的轧机、绞车,以后就不用靠人拉了,省力气。”
石头哥一拍大腿,铁桶里的刀片都跟着晃了晃:“不用人拉?那可太好了!以前轧铁板,三个人轮流拉绞车,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这发动机,咋做?先铸哪个部分?”
“先做气缸。”五特从布包里掏出个新刻的木模,比之前的钻头模子大了一圈,内壁光溜溜的,“用这个模子铸,厚度要均匀,不能薄的地方薄、厚的地方厚,不然烧的时候容易裂。”
铁巧伸手摸了摸木模内壁,指尖滑过光滑的木头:“这模子内壁咋这么光?我刻的模具都没这么滑,用啥打磨的?”
“用细砂纸蹭的,蹭了整整一个晚上。”五特把木模递给铁巧,“铸的时候,合金液要烧到全白,像太阳那样亮,倒进模子的时候要稳,不能晃,一晃里面就会有气泡,气缸就废了。”
石头哥挠了挠头,黝黑的脸上满是为难:“全白的火色?那得多少煤炭?咱们炼铁坊的炉子能烧到那温度不?”
“能。”五特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些黑色的粉末,“这是我从乌城带来的硝石粉,加进煤炭里,火会更旺。铁巧,你记一下,每百斤煤炭加半斤硝石粉,不能多,多了会炸炉。”
铁巧赶紧在竹片上记下“煤炭百斤 硝石粉半斤”,还特意画了个小炸弹的符号提醒自己。“那活塞呢?活塞用啥做?也用新合金吗?”
“用更硬的合金,钛合金和镍合金的比例调成六四开。”五特从铁桶里拿起个合金锭,“活塞要比气缸小一点,能在里面来回动,但又不能太小,不然漏气。”
石头哥皱着眉,伸手比划着:“小一点是小多少?一指宽还是半指宽?咱们又没有尺子量。”
五特伸出两根手指,指尖并拢:“这么宽,两毫米。你铸的时候,先铸个和气缸一样大的坯料,再用砂轮磨,磨到能塞进气缸,来回动不费劲就行。”
就在这时,铁匠房的学徒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个歪歪扭扭的钻头:“石头哥!新打的钻头,空心部分又塌了,咋回事啊?”
石头哥接过钻头,气得脸都黑了,抬手就要往地上摔,五特连忙拦住他:“别摔,回炉还能用。”他指着钻头上塌掉的部分,“铸的时候,模子没固定好,浇合金液的时候晃了,下次把模子用铁架固定住,再浇。”
学徒连忙点头,抱着钻头跑了。石头哥叹了口气:“这些学徒还是太毛躁,干啥都不稳。五特,那发动机除了气缸和活塞,还有啥零件?”
“还有曲轴。”五特在图纸上画了个弯弯曲曲的铁条,“一头连活塞,一头连齿轮,活塞来回动,曲轴就会转,把直线的力变成转圈的力。”
铁巧盯着图纸上的曲轴,竹片都快贴到脸上了:“这弯弯曲曲的咋铸?模子不好做吧?”
“先铸个直的铁条,再烧红了用锤子敲弯。”五特拿起根铁棍,在火折子上烤了烤,“烧到暗红色,就像傍晚的太阳,敲的时候要一下一下来,不能急,不然会敲断。”
石头哥搓了搓手,黝黑的脸上满是兴奋:“这个我会!以前打镰刀柄的时候,经常敲弯铁条。那曲轴的弯度咋把握?敲成啥样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