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核归程·山城新貌
黑山西村的晨雾还没散尽,青石板路上就挤满了人。赵婶和王姨带着几个妇人,正踩着梯子往古树上挂红布,红布被风一吹,飘得像一团团火焰;石头哥领着铁匠铺的伙计,把连夜打制的铁制喜字钉在院墙上,“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混着此起彼伏的笑声,在村里飘散开。
“三冬,你这喜帕绣得咋样了?”宁儿坐在闺房的梳妆台前,身上穿着纯夫人连夜缝好的红袄,领口和袖口绣着细密的桃花纹。她手里拿着一面铜镜,照了照自己红扑扑的脸,又转头看向正在缝喜帕的三冬。
三冬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着,喜帕上的凤凰尾巴已经绣得栩栩如生:“快了快了!就差最后几针了!宁宁嫂子,你今天真好看,像画上的仙女一样。”
“你这丫头,就会说好听的。”宁儿的脸更红了,伸手摸了摸头上的凤冠——这凤冠是五特让人用铜丝和彩色琉璃做的,琉璃在晨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比城里小姐的凤冠还好看。
隔壁房间里,林丫正帮着禾穗安系红裙的腰带。禾穗安的手里攥着一个绣着海棠花的荷包,里面装着五特送她的平安符:“林丫嫂子,你说五特哥哥今天会不会紧张啊?”
林丫忍不住笑了:“肯定会!昨天我还看见他偷偷问虎岩儿,拜堂的时候该先迈哪只脚呢。”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屯推门跑进来,脸上沾着点面粉:“快!五特带着迎亲的队伍来了!都赶紧准备好!”
八个姑娘立刻紧张起来,宁儿赶紧理了理红袄的衣角,林丫帮禾穗安扶正凤冠,三冬则把绣好的喜帕塞进宁儿手里:“宁宁嫂子,这个给你,祝你和哥哥永远在一起。”
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村口,五特穿着一身红色的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红绸带,手里牵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马头上挂着一朵大红花,身后跟着十几个侍卫,侍卫们手里都拿着唢呐和锣鼓,“滴滴答答”“咚咚锵锵”的声音,把整个村子都闹醒了。
“五特哥,快下马!”大屯从院子里跑出来,手里拿着一根红绸带,“按规矩,你得跨过火盆才能进来。”
五特笑着下马,接过红绸带,刚要跨过火盆,就被赵婶拦住了:“等等!先回答个问题——你娶了这八个姑娘,以后打算怎么疼她们啊?”
周围的村民立刻起哄,五特的脸一下子红了,却还是认真地说:“我会一辈子对她们好,不让她们受一点委屈。家里的事我多做,外面的事我来扛,她们想绣东西就绣东西,想种菜就种菜,怎么开心怎么来。”
村民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赵婶满意地点点头:“好!算你过关,快进去接新娘吧!思淼你放心我和你王姨看着……”
五特跨过火盆,走进院子里。八个姑娘正站在屋檐下,穿着一样的红袄红裙,头上戴着一样的凤冠,手里都拿着一条绣着不同花样的喜帕——宁儿的是桃花鸳鸯,林丫的是兰花蝴蝶,骨玲的是梅花喜鹊,大屯的是牡丹,二屯的是月季,阿果的是百合,禾穗安的是海棠,虎岩儿的是凤凰。
五特的目光扫过她们,心里暖烘烘的。他走到虎岩儿面前,轻轻牵起她的手:“岩儿,委屈你了,这么多年跟着我,现在才给你办婚礼。”
虎岩儿的眼里闪着泪光,却笑着摇摇头:“不委屈,能跟着你,我就很开心了。”
五特又走到宁儿面前,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宁宁,以后我会像保护黑山城一样保护你。”
宁儿的脸红红的,轻轻“嗯”了一声。
迎亲的队伍往村头的喜棚走去,八个姑娘都骑着马,身后跟着送亲的队伍,队伍里的人手里都拿着嫁妆——有赵婶和王姨缝的被褥,有纯夫人绣的桌布,有石头哥打的铁锅,还有四冬做的小木梳。
喜棚就搭在古树下,棚顶铺着红布,四周挂着红灯笼,棚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上放着香炉和烛台。荻花庭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袍,站在供桌前,手里拿着一本婚书——这婚书是五特用自己造的纸写的,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八个姑娘的名字。
“吉时到!”荻花庭高声喊了一句,唢呐和锣鼓声立刻停了下来。
五特和八个姑娘走到供桌前,面对面站好。荻花庭拿起婚书,大声念道:“今日,黑山城五特,迎娶宁儿、林丫、骨玲、大屯、二屯、阿果、禾穗安、虎岩儿为妻,愿此后夫妻和睦,携手同心,共守黑山城,不离不弃。”
念完婚书,五特和八个姑娘一起拜天地——一拜天地,感谢天地庇佑黑山城风调雨顺;二拜高堂,虽然五特的父母不在了,但他对着黑山拉拉主山脉拜了三拜,感谢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三夫妻对拜,五特看着眼前的八个姑娘,眼里满是温柔,八个姑娘也看着他,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拜完堂,就该入洞房了。五特牵着八个姑娘的手,往自己的院子走去。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八张红床,每张床上都铺着红被褥,放着一个绣着喜字的枕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