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二环内的四合院,在清晨的薄雾中透着几分古朴雅致。盛嘉骏坐在庭院中央的青石台上,已经维持盘腿打坐的姿势近三个时辰。膝上的《纯阳诀》典籍被晨露打湿了边角,他却浑然不觉 —— 此刻,他所有的心神都沉浸在体内内劲的运转中,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青石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丹田内,一团温热的纯阳内劲正按照《纯阳诀》记载的经脉路线缓慢游走。这是他修炼此诀的第十天,纯阳内劲已从最初的一缕细丝,凝聚成拳头大小的气旋,可每当内劲行至冲脉与督脉的交汇处,就会撞上一道无形的壁垒。那壁垒坚硬如铁,任凭他如何调动内劲冲击,都纹丝不动,反而会因反震之力导致经脉隐隐作痛。
“又失败了。” 盛嘉骏缓缓收功,睁开眼时,眼底闪过一丝疲惫。他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身边的青瓷茶杯,将早已凉透的参茶一饮而尽。从大宗师初期到中期,他卡了整整半年,本以为借助《纯阳诀》的纯阳内劲能顺利突破,却没想到卡在了最后一道关卡。
他起身走到锦鲤池边,俯身看着水中游动的锦鲤。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水面上,将鱼鳞映得闪闪发亮。几条红色的锦鲤追逐着水面上的光斑,身姿灵活自如,遇到池底的石块时,从不会用蛮力冲撞,而是轻轻摆动尾鳍,顺着水流的方向绕开障碍。盛嘉骏看着看着,忽然愣住 —— 修炼时的自己,不就像一条试图用蛮力撞开石块的鱼吗?
《内劲运用详解》中曾提到:“武道之妙,在于顺应而非对抗。内劲如水流,经脉如河道,顺流则畅,逆流则滞。” 之前他只将这句话当作普通的理论,此刻结合锦鲤游动的姿态,才猛然醒悟 —— 或许突破冲脉与督脉的壁垒,不该用纯阳内劲硬冲,而是要像锦鲤借水势一样,顺着经脉的 “自然之势” 引导内劲。
这个念头如同星火般在脑海中燃起,盛嘉骏立刻回到青石台坐下,重新运转《纯阳诀》。他深吸一口气,摒弃之前 “蛮力冲击” 的想法,将丹田内的纯阳气旋拆分成无数细小的内劲丝,像水流般缓缓包裹住冲脉与督脉交汇处的壁垒。
起初,内劲丝刚触碰到壁垒,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但盛嘉骏没有放弃,他回忆着锦鲤游动的节奏,调整内劲丝的震动频率,一次又一次地轻柔触碰壁垒。半个时辰后,当内劲丝的震动频率与壁垒的自然频率逐渐同步时,他忽然感觉到,壁垒的阻力竟悄悄减弱了几分 —— 内劲丝像找到缝隙的水流,开始缓慢地渗透进壁垒内部。
“有效果!” 盛嘉骏心中一喜,连忙集中全部意念,引导更多的内劲丝顺着壁垒的缝隙渗透。纯阳内劲的温热属性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内劲丝像温水浸润岩石般,一点点软化着壁垒的结构。又过了一个时辰,当第一缕内劲丝成功穿透壁垒,顺着督脉流动时,盛嘉骏只觉得浑身一轻,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般舒畅,之前因反震产生的经脉痛感也瞬间消失。
他乘胜追击,不断输送内劲丝穿透壁垒。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劲丝渗透,原本坚硬的壁垒渐渐变得薄弱。当最后一缕内劲丝穿透壁垒时,丹田内的纯阳气旋突然爆发,像决堤的洪水般顺着冲脉与督脉的通道奔涌而出,在全身经脉中快速循环!
“嗡 ——” 一股强大的力量感从身体深处涌现,盛嘉骏的体表泛起淡淡的金光,纯阳内劲在经脉中流转时,竟带着细微的龙吟声。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内的内劲总量比之前增加了一倍,纯度也提升了不少,原本有些滞涩的经脉,此刻变得通畅无比,内劲运转的速度至少提升了三成。
“这是…… 突破了?” 盛嘉骏缓缓睁开眼,眼底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他抬起右手,运转内劲,一道凝练的纯阳内劲从指尖射出,击中不远处的石榴树干。“砰” 的一声闷响,树干上竟留下了一个深约两寸的拳印,拳印周围还泛着淡淡的白光 —— 这正是大宗师中期的标志性力量!
为了确认突破的真实性,盛嘉骏起身走到庭院中央,开始演练《纯阳诀》的基础招式。第一式 “纯阳破晓” 打出时,拳头上包裹着浓郁的纯阳内劲,拳风呼啸,竟将周围的空气都震得微微扭曲,庭院角落的花草也跟着轻轻摇曳。第二式 “烈焰焚邪” 展开,掌心中凝聚出一团金色的火焰状内劲,散发出灼热的气息,连锦鲤池的水面都泛起了细微的涟漪。
演练完一套《纯阳诀》,盛嘉骏不仅没有感到疲惫,反而觉得丹田内的纯阳内劲更加凝练。他又拿起《内劲运用详解》,尝试书中记载的 “内劲外放” 技巧 —— 以往他最多只能将内劲外放一寸,且维持时间不超过十秒,而现在,内劲竟能外放三尺,形成一道半透明的金色气劲屏障。他用拳头用力击打屏障,屏障只微微晃动,没有丝毫破碎的迹象,而且内劲的消耗速度比之前降低了一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