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修士们张着嘴,眼睛死死盯着石板上那前所未闻的构想图。
他们习惯了用自身灵力去感知、去控制火焰的每一丝跳动,也习惯了在灵力枯竭时打坐恢复。
而此刻,陈林描绘的图景,仿佛在他们封闭的认知壁垒上,凿开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天窗!
一个完全依靠外部庞大“机器”来供应稳定能源的世界!
“至于材料品质不一,那是因为大家处理材料的手法各有千秋。”
陈林的声音继续响起,打破了这震撼的寂静,指尖点向“材料品质”,
“此问题,同样可由标准化流程与外力解决。”
“灵植药材,可驯服木属性的妖兽,由它们进行分拣、清洗、切割、烘干,每一环节皆有标准可依。
矿石材料,可设置大型粉碎阵法统一粉碎,再以磁选或浮选阵法进行初步提纯。
至于妖兽材料的处理,可以设立标准化的屠宰、分解、精炼线,各司其职。”
陈林语速加快,思维如电。
“处理好的材料,需要按照配方精确称量,然后封装于特制的‘灵气保鲜符箓袋’中。
此袋可锁住材料灵性,使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证品质如一。
如此,便可以得到标准化的‘材料包’,直接配送到后续工位。
丹师器师,只需取包即用,无需再为各种材料的预处理耗费心神!”
石板上,“材料品质”旁出现了“妖兽/灵植处理线”与“标准化材料包(灵气保鲜符箓袋)”。
说到此处,已经有不少修士忍不住掏出空白玉简,双手微微发颤地记录着这颠覆性的理念。
“最后,操控精准。”
陈林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四个字上,
“当火候、灵力、材料皆已标准化、稳定化,操控者所需之‘精准’,
便可从繁重的体力与灵力消耗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真正的‘技艺’核心。”
他再次挥手,石板上浮现出一个前所未见的“多功能模块化炉鼎”结构图。
“此鼎,非传统意义上的一体之鼎。
它由基础炉体与可更换内胆组成。”
陈林指着图纸分解,“基础炉体,内嵌精密控温控压阵法,连接灵气管道,坚固无比,内壁刻标准化符文槽。”
“而关键,就在于这些标准化的‘内胆’!”
陈林的声音带着一种开创性的力量,
“萃取内胆,专司材料精华萃取,内刻离心、分火阵法!
融合内胆,用于多种萃取液融合,刻有调和灵力之阵!
凝丹内胆或塑形内胆,负责成丹或法器胚胎塑形,此为技术核心,需神识微操!
刻阵内胆,专为炼器刻阵附灵!”
“操作者,只需按流程更换内胆!
每个内胆自带特定阵法,接口统一。
而我们只需要操控阵盘,激活预设的阵法组合,便能控制火候、搅拌速度、以及灵气注入的节奏!
就如同驾驭一艘分工明确的巨舰,而非独木小舟!”
随着他的话语结束,石板上浮现出全新的分工体系:
萃灵师:操作萃取内胆,精研材料特性。
融元师:操作融合内胆,调和灵力融合。
凝丹师/塑形师:操作凝丹/塑形内胆,神识微操成丹或塑形。
刻阵师/附灵师:操作刻阵工位,专司法器刻阵。
控火使:监控核心灵气流与地火稳定,掌控全局能源。
阵法师/符箓师:维护、优化整体流水线阵法,制作流程控制符箓。
“各工位之间,以小型传音法阵即时联络,协调步骤。
如此,分工协作,各展所长,精准便体现在流程的衔接与自身环节的精湛上,而非一人包揽所有、疲于奔命!”
陈林的声音停下。
棚内陷入了一种近乎窒息的寂静。
所有修士都像被无形的巨锤击中,心神剧震,呆立当场。
他们脸上写满了茫然、震撼,以及一种仿佛推开新世界大门后的眩晕感。
有人手中的玉简滑落在地都浑然不觉,有人死死盯着石板上的文字和图样,口中无意识地喃喃自语:
“这……这简直……”
叶知秋站在人群中,身体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兴奋。
他看向陈林的目光,炽热得如同仰望神明。
那些困扰他多年的炼器瓶颈,那些关于效率与稳定性的难题,在陈林这石破天惊的构想面前,仿佛冰雪遇到了骄阳,瞬间消融!
这才是真正的“道”啊!
不拘泥于古法,不困囿于自身,而是以天地万物为器,以智慧规则为法!
陈林看着众人失魂落魄的样子,平静道:
“今日所言,非一日之功,乃百宝楼未来之基。
此路艰难,需集众智,一步步探索实践。
眼下第一步,便是这控火之阵!”
他指向石板上的“阵法调控”四字:
“诸位皆在各自领域浸淫多年,于控火一道必有心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