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的一天,平安即喜悦又害羞的来找如意说道:“娘,我……我有喜欢的人了,您能帮忙去提亲吗?”
如意一副你小子不错的神情说道:“哦,有喜欢的人了,我还以为我是没有抱孙子孙女的命呢?那家姑娘啊!为娘好找官媒婆上门提亲。”
平安给如意倒茶说道:“娘,是巷尾宋家三姑娘,宋圆月。”
如意抿了一口茶打趣道:“圆月啊!你小时候不是嫌弃人家脸圆的跟大玉盘吗?怎么长大要娶小时候嫌弃的人?”
平安尴尬的说道:“娘,那都是四五岁不懂事说的话了,您怎么还记得了,再说了她可是要当你儿媳妇的人,这样的话可不兴说了。”
如意看着儿子即尴尬又害羞的样子笑道:“哈哈哈,小时候我说你不要那么说人家,小心长大了娶人家,你看,现在不就是了吗?哈哈哈………”
打趣自己的儿子够了,就让管家去请陵西府最好的官媒上门,如意交代了一些事情,官媒先去宋家询问宋三姑娘是否有婚配的事情,宋家说没有,媒婆就说了何家公子的事情,当时宋家父母没有马上答应,说婚姻大事需要考虑一下,三天给媒婆答复。
媒婆觉得以自己的经验来看,已经知道这桩婚事稳了,何夫人给的媒婆钱她是拿定了,她跟宋家说三天后来询问他们的答复,就欢欢喜喜的去找如意答复去了。
而宋家父母这边,送走媒婆后,让下人喊来宋圆月,询问她的意见。
宋圆月知道是何平安的娘让媒婆来的,她就害羞的说道:“女儿听父母的。”
宋母故意说道:“那我们可不同意,这小子小时候可是说我女儿的脸是大玉盘。”
宋圆月马上就急了,也不顾什么矜持害羞的了就说道:“我不管,若不让我嫁何平安,我就出嫁为尼去。”
宋父正在喝茶,听到女儿说这样的话,喝进去的茶就“噗呲”一声全都喷出来了,还因为太急,呛到了,还咳嗽老半天才好,眼泪都咳出来了。
宋母帮宋父拍背,还说道:“你是姑娘家,怎么如此没羞没臊的,这话说给我跟你爹听就算了,在外面可不兴说,不然外人该说我们家没家教了。我不过是打趣你一句,你还就急眼了,果然是女儿大了,心也相外了。”
宋圆月也觉得自己是心急了,说这么口无遮拦的话,她也是觉得对不起她娘多年的教导,她就赶紧认错道:“娘,是女儿鲁莽了。”
宋父缓过来了就说道:“何家那小子也是我跟你娘看着长大,你们两个也算是青梅竹马,他跟你二哥也是同窗过几年,人品跟家世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两个对他倒是满意,不然怎么不当场回拒媒婆。”
宋圆月这下子又害羞的喊一声:“爹~~”
三天后媒婆去宋家得到了答复,就又开开心心的去给如意回复,如意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带着聘礼还有父子两个去宋家提亲,从他们家到宋家也没多远,他们是直接带着聘礼走过去的。
没出门之前,平安换了一套又一套衣服,他最后不知道选哪一套合适,最后还是如意觉得他婆婆妈妈的,再选下去都耽误吉时,给他选了一套衣服。
到了宋家,是宋家父母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一家的,可见宋家也是重视平安这个未来女婿。
在宋家下好聘礼,接下来就是走三书六礼的事,宋姑娘的嫁衣早就绣好,嫁妆也是宋家父母从她出生就准备好的,而宋家三姑娘因为两年前祖母去世,守孝耽搁到现在,她现在是十八岁的年纪,这可算得上老姑娘了。
宋家也没说什么要留姑娘在家几年的事情了,反正整个三书六礼下来,婚期也是半年后。
不说宋父对平安年纪轻轻就是进士功名,还回来要自己建书院教书育人,他是非常欣赏这样的后生的。
宋母是觉得何家就平安一个孩子,而他的父母能出钱给他买下那么大的地盘建那么大的书院,就证明何家远比他们知道的富裕。
何家父母她也是认识的,何家夫人是一个性子非常好,又有耐心的人,这条巷子,谁不知道郑夫人是什么人,也就何家夫人能有耐心听她唠叨。
再有何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人又优秀,以后何家夫妇的东西都是他们夫妻两个的,没有难缠的小姑子,也没有争家产的叔伯,她是非常满意这门婚事的。
两个小年轻订了婚,平安就经常去宋家给宋圆月送吃的玩的用的,他的书院建造过去一年,已经没那么忙,也是需要经常去看的。
就这样这小子以各种借口经常三天两头的去宋家见未婚妻,宋家父母倒是每次平安过去都非常的欢迎,就是他的两个未来大舅哥,看他有点不顺眼。
就是那种,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泡我妹,你还哄得我爹娘对你满意的不得了,就很气。
如意还有翎对于平安经常送东西去宋家没有什么意见,他给宋圆月买的东西的钱是他自己开的书铺挣的,他还利用书铺给他的书院打广告,是想给自己吸引那些有才学的人过来读书也好,当夫子也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