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雪又下了起来,细碎的雪粒被寒风卷着,打在煤窑门口的马灯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刘满仓裹紧了身上的灰布棉袄,手里握着步枪,靠在岗哨旁的石头上,眼睛死死盯着山口的方向——昨晚巡逻时,他在西边山沟的陷阱旁发现了新的脚印,比上次的更密集,像是有四五个人,看方向,是冲着煤窑来的。
“班长,要不俺去叫醒李干事?”岗哨旁的战士叫小马,手里握着一颗“太行雷”,手指紧张地抠着引信,“这脚印看着不对劲,说不定鬼子今天真要来了。”
“别慌,先看看情况。”刘满仓按住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个铜哨子——这是之前跟老乡换的,吹起来声音尖锐,能传很远,“咱们先按之前的计划来,你去东边山泉的岗哨报信,让他们加强警戒,我去西边山沟看看,要是真有鬼子,我吹哨子,你们就放土地雷,拖延时间,等主力支援。”
小马点点头,揣着铜哨子,猫着腰往东边跑。刘满仓则拿起一把砍刀,顺着西边山沟的小路往陷阱方向走——雪地上的脚印很新,昨晚下的雪只覆盖了一半,能清晰看到鞋尖的方向,确实是朝着煤窑来的。他加快脚步,走到之前设陷阱的断崖旁,趴在灌木丛里,屏住呼吸,盯着断崖下的动静。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伴随着树枝被踩断的“咔嚓”声。刘满仓眯起眼睛,透过雪粒的缝隙,看到五个穿着黄军装的鬼子,正猫着腰往断崖上爬——为首的鬼子背着望远镜,手里拿着地图,看起来像是个小队长,后面四个鬼子都背着步枪,腰里别着刺刀,动作很轻,显然是来探路的小股骚扰部队。
“果然是鬼子!”刘满仓心里一紧,悄悄摸出铜哨子,放在嘴边——但他没立刻吹,而是等着鬼子再靠近点,等他们走到陷阱范围里,再吹哨子让东边岗哨的人放雷,这样能最大限度拖延时间。
鬼子爬得很慢,为首的小队长时不时停下来,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的情况,似乎在确认路线。过了大约十分钟,五个鬼子终于爬到了断崖顶部,离刘满仓藏身的灌木丛只有不到十米远。为首的鬼子蹲在地上,指着雪地上的脚印,跟旁边的鬼子说着什么,然后起身,朝着煤窑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正好踩在了之前设的土地雷坑上!
“嘀嘀嘀!”刘满仓立刻吹响铜哨子,尖锐的哨声在雪地里回荡。几乎同时,“嘭”的一声巨响,土地雷炸了!踩雷的鬼子直接被炸飞,剩下的四个鬼子吓得趴在地上,手里的枪胡乱对着周围扫射,子弹打在石头上,溅起一串火星。
东边岗哨的战士听到哨声,立刻按计划点燃了预先埋好的另一颗土地雷——“嘭”的一声,炸起的雪雾挡住了鬼子的视线。刘满仓趁机从灌木丛里跳出来,举起步枪,对着趴在地上的鬼子开了一枪——虽然没打中,但把鬼子吓得不敢抬头。
“快撤!往煤窑方向退!”刘满仓一边开枪,一边往后退,他知道自己只有一个人,不能跟鬼子硬拼,只能靠地形拖延时间。剩下的四个鬼子反应过来,开始朝着刘满仓的方向追,子弹在他身边的雪地上打出一个个小坑,雪粒溅得满脸都是。
刘满仓沿着山沟往回跑,时不时扔出一颗烟雾弹(用硫磺和草木灰做的简易烟雾弹),烟雾在雪地里弥漫开来,挡住了鬼子的视线。他熟悉这条山沟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灌木丛,哪里有陡坡、哪里有暗坑,都记在心里——跑过一个陡坡时,他故意放慢脚步,后面追得最紧的鬼子没注意,一脚踩空,滚了下去,摔得哇哇叫。
“班长!俺们来了!”远处传来小马的声音,东边岗哨的三个战士带着一挺轻机枪跑了过来。刘满仓心里一松,立刻喊道:“把机枪架在那块大石头上,对着鬼子的方向扫射,别让他们靠近!”
战士们立刻架起轻机枪,“哒哒哒”的枪声在山沟里响起。剩下的三个鬼子见八路军有机枪支援,又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不敢再追,架起受伤的鬼子,慌慌张张地往山口方向跑。刘满仓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鬼子可能有埋伏,穷寇莫追,守住煤窑才是最重要的。
“检查一下陷阱,看看有没有留下痕迹。”刘满仓让战士们清理现场,把炸坏的土地雷残骸埋进雪里,又用树枝把脚印扫平,“另外,给张团长发消息,说鬼子派了小股部队来骚扰,虽然被打退了,但肯定还会再来,请求再派一个班的支援。”
处理完现场,刘满仓带着战士们回到煤窑。此时的煤窑里,李铮和孙小虎正在安装机床的工作台——工作台是用两根粗壮的榆木做腿,上面铺着一块五厘米厚的榆木板,孙小虎正用铁钉把木板牢牢固定在木腿上,王铁锤在旁边帮忙扶着,防止木板移位。
“满仓,怎么样?鬼子走了吗?”李铮看到刘满仓回来,立刻放下手里的工具迎上去,看到他脸上沾着雪和泥土,赶紧递过一块毛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