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凝在作坊院外的草叶上,刘满仓就带着暗哨的战士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揉得发皱的纸条——这是情报组的联络员连夜送来的,纸条上只有寥寥几行字,却让整个作坊的气氛瞬间紧绷:“青石镇西北方向,日军一个小队携迫击炮动向不明,疑似往根据地方向移动,预计三日内抵达。”
李铮捏着纸条,指腹反复摩挲着“迫击炮”三个字。日军的迫击炮射程远、威力大,要是真用来轰击作坊,这破庙根本挡不住。他快步走到正殿,把纸条递给正在检查木柄的陈婉儿,又朝着锻打区喊:“老锤,先停一下,过来开个短会!”
王铁锤手里还拿着烧得通红的铁钳,闻言随手把铁钳架在炉边,黝黑的脸上沾着煤灰:“咋了?是不是鬼子真要来了?”孙小虎也放下手里的刨刀,凑了过来,眼里带着几分紧张——他之前在老家见过鬼子的迫击炮,一炸就是一个大坑,村里的祠堂就是被那东西轰塌的。
“情报组说鬼子有个小队往这边来,还带了迫击炮。”李铮把纸条摊在工作台上,“咱们现在有两个麻烦:一是前线部队等着‘太行雷’补充,二是鬼子可能要突袭作坊,得提前做准备。”他话音刚落,口袋里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灼热感——这是系统触发的信号,之前只有完成重大任务时才会出现。
李铮不动声色地走到角落,假装整理原料,在心里默念“打开系统”。虚拟屏幕瞬间弹出,上面的提示格外醒目:“检测到宿主主导生产的‘太行雷’批量装备部队,累计协助八路军击溃日军三次小规模进攻,提升部队战力显着,判定贡献重大,奖励积分点。当前积分余额:点。”
点积分!李铮心里猛地一跳——之前兑换两本技术手册才花了2000点,这么多积分足够兑换不少关键物资。他快速浏览积分商城,目光落在两个选项上:一是“成品手榴弹礼包”,1000点积分能换50颗制式手榴弹,应急用很方便;二是《简易机床设计与制造》图纸,需要点积分,兑换后能自主设计制造简易机床,从根本上解决弹体加工精度和产能问题。
“李干事,你咋愣着了?”刘满仓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刚清点完的成品库存,“现在仓库里有83颗‘太行雷’,要是鬼子三天后来,咱们顶多再赶制40颗,不够前线和作坊防御用的。”
李铮收起思绪,把众人召集到一起:“现在有个机会,能弄到一批物资,要么换现成的手榴弹应急,要么换一套机床图纸,以后咱们能自己造加工设备,不用再靠手工锻打弹体。大家说说,该选哪个?”他刻意隐瞒了系统的存在,只说是“通过地下党渠道能弄到的物资”。
王铁锤第一个开口:“当然换现成的手榴弹!鬼子都要打过来了,有手榴弹才能守住作坊,要是作坊没了,再好的机床图纸也没用!”他说着拍了拍铁砧,语气急切,“俺之前跟鬼子拼过刺刀,知道手榴弹的重要性,多一颗手榴弹,兄弟们就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孙小虎却有不同意见:“锤叔,我觉得该换机床图纸。咱们现在做弹体全靠手工,一天顶多30个,要是有了机床,一天做100个都有可能。就算现在少点手榴弹,只要撑过这次危机,以后产能上来了,还怕没有武器?”他指着工作台上的木柄模具,“你看这模具,要是有机床,能做得更精准,木柄和弹体对接也不会出缝隙。”
刘满仓挠了挠头,有些犹豫:“俺觉得两样都重要,可咱们只能选一样……要是换了手榴弹,能撑过鬼子的进攻,但以后还是会缺弹体;要是换了图纸,现在没手榴弹,万一守不住作坊咋办?”
陈婉儿一直没说话,只是反复看着那张情报纸条,这时才抬起头:“我支持换机床图纸。第一,鬼子虽然带了迫击炮,但根据地地形复杂,他们很难精准找到作坊的位置,咱们只要提前做好隐蔽,比如把炉火熄了,把成品藏进地窖,再在周围布置几个假阵地,说不定能骗过鬼子;第二,就算真的交火,咱们现在有83颗‘太行雷’,再赶制40颗,加上部队的支援,守住作坊的可能性不小;第三,机床是长远发展的关键,楚明飞扣了咱们的工具钢,以后原料只会更难弄,有了机床,咱们能利用更多替代材料,比如旧铁轨、废农机,不用再受制于别人。”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可以调整火药配方,让现有的手榴弹威力再提升一点,比如在火药里加少量硝铵,虽然会增加防潮难度,但爆炸威力能提高10%,多少能弥补数量上的不足。”
李铮看着众人,心里已有了倾向,但还是想听听更多意见:“还有谁有想法?不管是换手榴弹还是图纸,都说说理由,咱们得选最稳妥的方案。”
负责装填的小郑小声说:“我觉得该换图纸。俺老家是兵工厂的,听俺爹说,有了机床才能造更精密的武器,不光是手榴弹,以后还能造步枪零件、迫击炮炮弹。要是只换手榴弹,这次守住了,下次鬼子再来,咱们还是会缺武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