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烽火锻山河 > 第212章 掷弹筒批量列装

烽火锻山河 第212章 掷弹筒批量列装

作者:用户87787399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20:56:11

清晨的阳光如金纱般轻柔地洒落在军工车间的屋顶上,瓦片间泛起微光,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机油的气息。零件加工区随即热闹非凡,铁锤敲击声、车床转动声、工人呼喊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工业交响曲。徐小眼正蹲在工作台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正悉心指导三位技工使用他历经数月反复试验、最终创新设计出的“身管校直夹具”。这款夹具由高强度铸铁精心打造,结构精密,能够将粗糙的钢坯稳固地固定在水平轨道上,通过精密丝杠进行微米级的弯曲度校正,较之以往依赖经验与蛮力的手工校直方式,效率显着提高了三倍,且精度更加稳定。“切记,每次校直完成后都要用测微仪重新测量,切莫嫌其繁琐!”他一边细致地调整夹具的螺距,一边认真叮嘱技工们,声音低沉却有力,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谨。

自从试射取得圆满成功后,李铮立即在团部作战会议上拍板,下达了掷弹筒批量生产的紧急指令。鉴于前线部队在多次遭遇战中因缺乏近距离曲射火力而陷入被动,对武器装备的迫切需求已刻不容缓。他明确要求车间每月必须完成十具掷弹筒以及两百发配套榴弹的生产任务,并优先装备至各步兵连的掷弹筒班——每个连配备两具掷弹筒,三名经过专门训练的操作手,形成一个灵活机动、反应迅速的近距离火力支援小组,成为连级作战的“火力眼睛”。

在批量生产的进程中,徐小眼与吴天浩这对技术搭档并未止步于现有成果,反而更加投入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艺革新。例如,在加工身管时,他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可调节的专用镗刀,采用合金刀头,能够一次性完成内孔的粗精加工,彻底避免了因多次装夹而导致的同心度偏差;在加工底座时,大胆引入从缴获日军设备中拆解改良的钢板冲压工艺,替代了原本耗时耗力的部分手工研磨工序,使得关键零件的生产速度提升了一倍,且一致性大幅提高。王铁锤领导下的铁匠组则承担着决定性能上限的身管调质处理重任,他们将粗钢加热至精准的800℃后迅速水淬,再转入低温回火炉中缓慢冷却,经过反复试验确定的热处理曲线,使得身管的硬度与韧性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抗压抗拉性能远超预期。

与此同时,陈婉儿带领的弹药组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组织女工们在昏黄的油灯下精心制作榴弹弹体,利用简易冲床进行批量冲压成型,随后送往零件加工区进行钻孔、攻丝等精密工序;尾翼部分则交由经验丰富的焊工进行批量点焊,每一片尾翼都经过角度模板校验,确保空气动力学性能一致;炸药装填环节更是重中之重,她们采用独创的“分层装填法”,首先装入高敏感度的硝化甘油层,再铺上一层干燥木粉作为缓冲隔离层,最后用熔化的石蜡进行真空密封,既充分保障了榴弹的爆炸威力,又显着提高了运输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极大降低了意外引爆的风险。

历经半个月不分昼夜的紧张工作,第一批十具掷弹筒和两百发榴弹终于全部完成,每一具都经过了严格的质检流程。李铮亲自监督,安排人员将掷弹筒仔细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并在身管根部用刻刀一笔一划地镌刻上“独立团军工车间制”的字样,字迹刚劲有力,承载着工匠们的血汗与尊严,随后通知各步兵连主官前来领取。

领取现场设在团部宽敞的操场上,十具掷弹筒如列阵的士兵般整齐划一地摆放在长桌上,漆黑的身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旁边则是堆积如小山的木制榴弹箱,箱体上贴着红色的“小心爆炸”标识。各连的掷弹筒手们早早地赶来,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纷纷围在掷弹筒旁,眼中闪着光,热烈地讨论着:“这就是咱们自己制造出来的掷弹筒?做工这么精细,看起来比鬼子的还要结实耐用呢!”“听说射程能达到500米,而且精度超高,误差不超过十米,以后看鬼子的机枪还敢不敢再嚣张跋扈!”

三营七连的掷弹筒手赵虎,是个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兵,之前一直使用的是从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掷弹筒,每次发射时都提心吊胆,生怕出现炸膛或卡壳事故。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具自产掷弹筒,反复掂量,发现它比日军的掷弹筒轻了半斤,便于携带,且身管更加粗壮厚实,握在手中沉甸甸的,内心顿时增添了几分底气与信任。“李主任,”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问道,“这个掷弹筒真的能够连续发射十发以上而不会炸膛吗?咱们可都把命交到它手上了!”

李铮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放心吧!咱们的身管经过严格的调质处理,每一批都做了爆破测试,抗压强度比鬼子的结实多了!等会儿让徐师傅亲自教你们如何操作,保证你们用起来得心应手,指哪打哪。”接下来的两天里,徐小眼和陈婉儿主动留下,吃住在团部,为各连的掷弹筒手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培训。徐小眼站在演训场中央,手持教具,详细讲解掷弹筒的结构原理和实战操作技巧:“在瞄准的时候,首先要用测距杆观察目标距离,然后根据距离精确调整标尺;如果风速较大,需要往风的反方向适当偏移一至两格;发射时切忌用力过猛,只需轻轻放入,击针会自动下落触发底火。”他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现场示范,连续发射了十发训练榴弹,掷弹筒始终运行稳定,无一故障,赢得了阵阵掌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