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的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便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烧遍了整个大汉疆域,也彻底打破了赤壁之战后短暂的平静——曹操以天子诏令,宣布西凉马腾、韩遂“狼戾贼忍,暴乱不轨,拥兵自重,不恤国力”,命司隶校尉钟繇持节,都督关中诸军,调集夏侯渊、徐晃、曹洪等部精锐,合计步骑八万,兵发潼关,讨伐不臣!
檄文传至襄阳时,林凡正与庞统在“弘文馆”观摩士子辩论。当信使将抄录的檄文呈上,林凡快速扫过,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是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他轻轻将绢布递给身旁的庞统,低声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庞统看完,那丑陋的脸上露出一丝既兴奋又凝重的复杂神色:“曹操果然选择了先安内后攘外!潼关天险,马腾、韩遂骁勇,西凉铁骑更是天下闻名,此战必是龙争虎斗!军师,我们的机会与风险,皆在于此!”
林凡默默点头。他深知,历史上这场潼关之战,虽以曹操惨胜、马超韩遂败走凉州告终,但过程极其惨烈,曹操甚至一度割须弃袍,险死还生。如今,有了自己这个变数,暗中给予西凉支持,历史的走向是否会因此改变?而这场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战事,又将给荆北带来怎样的影响?
他立刻下令:“速请主公、文若、伯勇、邓义至议事厅!另,传令苏厉,暂停一切非必要活动,全力收集潼关战事情报,每日一报!”
片刻之后,郡守府议事厅内,核心文武齐聚,气氛肃杀。刘擎坐在主位,眉头紧锁,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战消息所震动。
“文渊,曹操西征,于我荆北,是福是祸?”刘擎率先发问,语气中带着担忧。
林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潼关的位置:“主公,诸位。曹操西征,意在彻底解决关中后顾之忧,以便日后能全力南下。此战,若曹操速胜,则其携大胜之威,整合西凉骑兵,下一个目标,必是我荆北无疑!”
众人神色一凛。周卓瓮声瓮气道:“那咱们更不能让他赢!得帮马腾!”
“帮,自然要帮。”林凡沉声道,“我与马腾有盟约在先,唇亡齿寒之理,诸位皆知。然则,如何帮?直接出兵,千里远征,粮草不继,且必与曹操主力正面碰撞,智者不为。”
徐文捻须道:“军师所言极是。我军新军初成,虽锐气正盛,然未经大战洗礼,且荆北初定,实不宜此时劳师远征,与曹操决战。当以援助为主,牵制为辅。”
“如何援助?如何牵制?”刘擎追问。
林凡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将早已思虑成熟的方案和盘托出:“援助方面,有三。其一,物资援助。将库房中囤积的五千张劲弩,十万支箭矢,以及一千套精制铁甲,由苏厉安排可靠渠道,火速运往西凉。此乃雪中送炭,可极大增强西凉军据关而守、消耗曹军之能力。”
“其二,情报援助。命‘暗羽’动用一切力量,将曹军的兵力部署、粮道虚实、将领性情等情报,源源不断提供给马腾。尤其是曹操用兵习惯、可能的诡计,需重点提醒。”
“其三,战略策应。”林凡手指从潼关移开,划过地图,落在许昌、汝南一带,“命我们在北方的细作,广散流言,就称孙权或因江陵久攻不下,欲趁曹操西征,许昌空虚,遣奇兵北上,直捣黄龙!亦可暗示,刘备亦有北窥宛、洛之意!”
庞统抚掌笑道:“妙!此乃围魏救赵之策!虽未必真能调动曹军回援,但足以令曹操心生疑虑,不敢将全部兵力投入潼关,甚至需分兵防备东南。此消彼长,便是对西凉最大的支持!”
“至于牵制,”林凡目光转向周卓和邓义,“伯勇,邓义,你二人各率本部兵马,向前推进三十里,于边境要隘处,大张旗鼓,加固营垒,多设旌旗,做出随时可能北上出击的姿态!我要让曹操在南阳方向的守军,感受到压力,不敢轻易抽调兵力西援!”
“末将得令!”周卓、邓义齐声应诺,战意昂扬。
就在林凡紧锣密鼓地部署应对之策时,江东柴桑与荆南公安,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曹操西征的消息,并迅速做出了反应。
柴桑,水军都督府。
周瑜看着手中的情报,俊美的面容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狂喜与决绝。
“天赐良机!真是天赐良机!”周瑜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对麾下众将道,“曹操老贼西顾,许昌空虚!此乃我江东席卷中原,成就王霸之业千载难逢之机!”
老将程普皱眉道:“都督,曹仁据守江陵,犹如一根钉子扎在我军咽喉。若不拔除,贸然北上,恐腹背受敌。”
“江陵?”周瑜冷笑一声,眼中寒光四射,“曹仁已是瓮中之鳖,缺粮少援,破城指日可待!传令下去,全军加紧攻势!十日之内,我必踏平江陵!然后,挥师北上,兵锋直指襄樊、宛城!我倒要看看,那林凡,如何挡我江东水陆雄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