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衙后堂。
烛火通明,映照着刘备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面庞,以及诸葛亮那依旧从容沉静、仿佛智珠在握的俊朗容颜。一张详尽的荆州舆图铺在案上,山川河流,城邑关隘,纤毫毕现。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诸葛亮清越的声音在室内回荡,手中羽扇轻摇,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一番言语,如拨云见日,将刘备心中积郁多年的迷茫与困顿一扫而空。他站起身,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揖,情真意切:“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景升、益州刘季玉,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诸葛亮羽扇微顿,目光深邃:“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此岂非天以二州资将军?取之有名,合乎天道。眼下之急,在于应对蔡瑁之谋与北方之患。蔡瑁欲立刘琮,必不容将军与刘琦公子。而曹操平定河北后,其兵锋必南向,荆州首当其冲。”
他手指点在舆图上的博望坡位置:“新野小县,非久居之地。亮观此地势,山林密布,道路狭隘,可伏奇兵。曹操若遣将来攻,可诱敌深入,于此设伏破之,既可挫敌锐气,亦可扬将军之威,收荆州士民之心,以为立足之本。”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爆射,再无犹豫:“一切但凭先生谋划!”
与此同时,宛城郡守府内,林凡也正对着几乎相同的舆图,手指同样落在了博望坡。
“伯勇,你看此处。”林凡对侍立一旁的周卓说道,“若曹操遣将南下,取道叶县、博望,直逼新野,此地乃必经之路。”
周卓凑近看了看,挠头道:“军师,这地方林子密,路也窄,倒是打埋伏的好地方。不过,曹操会先打新野?不是应该先来打我们南阳吗?”
林凡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洞察先机的意味:“曹操用兵,向来先易后难,分化瓦解。新野刘备,兵微将寡,城池不坚,在其眼中乃疥癣之疾,可速破之。而我南阳,经数年经营,兵精粮足,城防坚固,乃心腹之患,需慎重图之。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曹操亦知刘备乃世之英雄,绝不会坐视其与荆州任何势力结合,尤其是我南阳。故而,必先以雷霆之势,拔除新野这个钉子,震慑荆州,孤立我等。所以,首战必在新野。而博望坡,便是刘备唯一可能,也是必须利用的地利。”
周卓恍然大悟,佩服道:“军师神算!那咱们怎么办?帮刘备?还是……”
林凡目光幽深:“帮,也不能明帮。刘备若败得太快,曹操兵锋即刻便至南阳。刘备若能小胜一场,则可吸引曹操更多注意力,为我们争取时间。但刘备亦不可过强,尤其是……不能让他轻易得到荆州。”
他沉吟片刻,吩咐道:“加派斥候,严密监视曹军动向,尤其是夏侯惇、于禁、李典等部的调动。同时,让我们在叶县的眼线,故意散播一些关于新野兵力空虚、刘备惧战的消息,要做得自然,像是寻常百姓议论。”
周卓虽然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出于对林凡的绝对信任,立刻抱拳:“俺这就去安排!”
新野县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开始焕发一种迥异于前的精气神。
他首先整顿户籍,清点府库,虽然物资匮乏,却能做到调度有序,物尽其用。随后,招募新野及周边青壮,加以编练,虽人数不多,但军纪严明,号令清晰。关羽、张飞起初对这位年轻军师未必全然信服,但在诸葛亮几次小露锋芒,处理政务、调配粮草井井有条,并指出城防数处疏漏后,也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开始编织一张属于刘备集团的情报网。他带来的部分荆州旧识、门生故吏被悄然启用,密切关注着襄阳蔡瑁、江夏刘琦以及北方曹操的动向。
这一日,诸葛亮正与刘备商议军务,简雍送来一份来自南阳的密报。
“主公,孔明先生,宛城有消息。林凡近日加紧了边境巡防,尤其是我新野与南阳交界处,其麾下大将周卓活动频繁。此外,南阳的工坊似乎在大量打造箭矢、修补甲胄,似有备战迹象。”
刘备接过绢布看了看,递给诸葛亮,皱眉道:“林凡此举是何意?防备曹军,还是……防备我等?”
诸葛亮羽扇轻摇,淡然道:“主公勿忧。林凡此乃自保之策,亦是观望之态。他深知曹操必来,加强武备乃题中应有之义。其陈兵边界,与其说是防备主公,不如说是在向主公,也向襄阳蔡瑁,展示肌肉,表明南阳并非可轻取之地。至于其真实意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