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乌林水寨在经历白日的血战后,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巡逻士卒的脚步声和江水拍岸声,在黑暗中交织成不安的韵律。
林凡独坐帐中,案头摊开着荆州地图,烛火将他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周瑜的警告言犹在耳,"鬼影"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李四生死未卜,那柄关乎全局的短剑下落不明,这一切都让他心绪难宁。
"军师。"徐凡掀帘而入,脸色凝重,"伤亡清点出来了。阵亡一百三十七人,重伤六十五,轻伤不计其数。箭矢耗尽,桐油所剩无几,寨墙多处破损,急需修缮。"
林凡闭目片刻,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阵亡将士的遗体要好生安置,重伤者全力救治。明日一早,你带人拆了西边的旧船坞,木料用来修补寨墙。"
"可是军师,拆了船坞,我们的战船就......"
"顾不了那么多了。"林凡打断他,"当务之急是守住寨子。另外,你亲自去挑选二十名机警的士卒,组成暗哨队,专门负责夜间警戒。"
徐凡领命欲走,又被林凡叫住:"可有李四的消息?"
"还没有。"徐凡摇头,"上下游都派了人打听,但蔡瑁封锁严密,消息传不回来。"
林凡挥手让他退下,帐中重归寂静。他拿起周瑜给的那枚令牌,在烛光下仔细端详。令牌是上好的青铜所铸,正面刻着"周"字,背面是东吴水师的标志。这究竟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军师!有客到!"亲卫在帐外禀报,"是诸葛军师派来的使者!"
诸葛亮的人?林凡心中一凛,这个时候派人来,所为何事?
来人身着青衫,年约三旬,面容清癯,正是诸葛亮身边的谋士马良。
"季常先生?"林凡有些意外。马良是诸葛亮心腹,派他前来,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马良拱手施礼,神色匆匆:"林将军,事态紧急,长话短说。孔明得知蔡瑁围攻乌林,特命我前来相助。另外......"他压低声音,"孔明得到密报,'鬼影'今夜必有行动,目标很可能就是将军。"
林凡心头一紧:"可知具体计划?"
"详情不知。"马良摇头,"但孔明推测,'鬼影'可能会利用将军身边之人下手。"
身边之人?林凡脑海中瞬间闪过几个面孔,却又一一排除。
马良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孔明给将军的亲笔信,阅后即焚。"他又取出一个小瓷瓶,"这是解毒丹,可解百毒,将军务必随身携带。"
林凡接过密信,却不立即拆看,而是问道:"季常先生可知周瑜今日来过?"
"已知。"马良点头,"孔明正是得知周瑜介入,才命我连夜赶来。周瑜此人,深不可测,将军与他打交道务必小心。"
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亲卫急匆匆进来:"军师,寨外来了几个人,说是周都督派来的,要见军师。"
林凡与马良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警惕。
"来的什么人?"林凡问道。
"为首的是个文士,自称庞统,说是奉周都督之命,给军师送些补给。"
庞统?林凡心中一震。这位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寨门外,庞统负手而立,身后跟着几辆满载物资的大车。他身材矮小,容貌丑陋,但一双眼睛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士元先生大驾光临,林凡有失远迎。"林凡迎上前去。
庞统哈哈大笑:"林将军不必多礼。周都督念及将军白日受惊,特命我送来些粮草军械,略表心意。"
他指了指身后的大车:"这些都是江东上好的兵甲粮草,足以解将军燃眉之急。"
林凡扫了一眼,车上确实堆满了粮食和兵器,都是乌林急需之物。但他心中警惕更甚,周瑜白日刚走,晚上就派庞统送来补给,这殷勤来得太过突然。
"周都督美意,林凡感激不尽。"他不动声色地说,"只是无功不受禄,这些补给......"
"将军不必推辞。"庞统打断他,"周都督说了,孙刘既为盟友,理当互相扶持。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凡一眼,"将军手握重要之物,周都督自然要确保将军安全。"
这话中有话,林凡听得明白。周瑜这是借送礼之名,行监视之实。
将庞统请入帐中,马良已经回避。庞统环顾帐内布置,笑道:"将军这里倒是简朴得很。"
"战乱之地,不敢奢靡。"林凡淡淡道,"士元先生此来,恐怕不只是为了送补给吧?"
庞统收起笑容,正色道:"将军快人快语,那我也不绕弯子了。周都督让我转告将军,蔡瑁绝不会善罢甘休,'鬼影'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将军若想保全性命,最好还是投靠江东。"
"周都督好意,林凡心领。"林凡不卑不亢,"只是我受刘豫州知遇之恩,岂能背主求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