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85章 烟火传远,枝叶参天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85章 烟火传远,枝叶参天

作者:汐月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27:26

入冬后,“团圆锅”的名声顺着商道传到了极北之地。那里的部落用它在冰天雪地里煮鲸肉,一边炖着中原的萝卜,一边熬着本地的海豹油,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笑意。部落首领让人捎来一块鲸须雕刻,上面刻着一口锅,锅里煮着稻穗、葡萄和鱼,旁边写着“一锅煮天下”。

皇太孙把雕刻挂在“万国树”模型的最高处,笑着对众人说:“你看,连极北的朋友都懂了,天下的好东西,本就该在一口锅里煮。”

万国馆的“共生食铺”推出了冬季新菜单,最受欢迎的是“万国暖锅”——用“团圆锅”做容器,底层铺着西域的羊肉,中层码着江南的冬笋、南洋的椰片,顶层撒上西洋的芝士碎,浇上用海稻米酿的米酒,咕嘟咕嘟煮得冒泡,香得能勾来三条街外的食客。

“这锅吃的不是菜,是热闹,”食客们说,“你夹一筷子羊肉,我舀一勺椰汤,就像各国朋友凑在一起过日子。”

皇太孙带着“万国暖锅”去碎玉轩,给萧煜和沈清辞暖身子。锅里的食材在汤里翻滚,芝士的奶香混着米酒的醇厚,沈清辞尝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这味道,像把大半个天下都炖进了锅里,暖到心里了。”

萧煜看着锅里的海稻米酒,忽然想起年轻时在边关喝的烈酒,那时的酒是为了壮胆,现在的酒是为了暖心,不禁感慨:“日子是真的不一样了。”

这年的“万国农运会”有了新项目——“种子交换会”。各国农人背着自家最得意的种子赶来,中原的农官带来了混种海稻的新种,西洋的农场主捧着改良后的硬粒小麦,非洲的部落代表则带来了能在石缝里生长的抗旱豆,大家在试验田旁摆开摊子,像赶集一样互相交换、讨教。

一个岭南的老农,用三袋节水稻种,换了非洲的抗旱豆和西洋的番茄苗。“我要让它们在岭南的梯田里做邻居,”他乐呵呵地说,“看看谁长得最争气!”

皇太孙看着这热闹的场面,让人在试验田旁立了块“种子墙”,谁交换了种子,就在墙上贴一片对应的作物叶子。没过几天,墙上就贴满了稻叶、麦叶、番茄叶、苜蓿叶,像一面生机勃勃的绿毯。

“这墙比任何盟约都管用,”他对太子说,“种子换了,情谊就结下了,谁也舍不得弄坏这份情分。”

开春时,“万国树”模型前多了个奇怪的装置——西洋工匠和中原巧匠合作造的“共生水车”。水车的叶片一半是中原的木质结构,一半是西洋的铁制齿轮,转动时既能灌溉试验田,又能带动石磨碾新米,还能给旁边的“共生钟”上弦,一举三得。

孩子们最爱看水车转动,说它“像个不停干活的老朋友”。有个孩子指着齿轮咬合的地方,对父亲说:“爹,你看它们咬得多紧,就像万国馆里的人们一样。”

父亲笑着点头:“等你长大了,也要像它们一样,和不同的人好好‘咬合’在一起。”

沈清辞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却总惦记着去工坊看看。皇太孙就每天给她讲工坊里的新鲜事:“西洋工匠学会了用竹篾编筐,编出来的筐子又轻又结实;南洋染工和中原绣娘一起,染出了像晚霞一样的红布……”

沈清辞听着,手里的针线也没停,正用“万国锦”给萧煜缝一件新棉袍,上面绣着缩小版的“万国树”,枝桠上挂着小小的锅、种子和水车。“等缝好了,”她说,“让你穿着它,就像揣着整个天下。”

萧煜抚摸着棉袍上的针脚,眼眶有些湿润。他知道,这针脚里缝的不是丝线,是岁月,是牵挂,是两代人用一生守护的安宁。

万国馆的灯光在春夜里依旧明亮,照亮了试验田新播的种子,照亮了工坊里未完成的水车,也照亮了“万国树”模型上那片“一锅煮天下”的鲸须雕刻。皇太孙站在树下,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这棵树已经不是模型了,它早已在天下人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长出了遮天蔽日的枝叶。

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为它浇水、施肥,让它永远枝繁叶茂,永远庇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