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75章 海稻成浪,商道生花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75章 海稻成浪,商道生花

作者:汐月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27:26

海稻在沿海地区的推广,比预想中更顺利。东海的渔民们学着岭南的法子,在滩涂上筑堤挡浪,用海水和淡水混合灌溉,秋收时竟收获了比旱地更多的粮食。

“这海稻不用抢良田,还能改良滩涂,”一个老渔民捧着饱满的稻粒,对前来视察的皇太孙说,“等明年,俺们要把堤岸再往外推推,让海稻长得像海里的浪花一样!”

皇太孙看着滩涂上连绵的稻穗,被海风染成了淡淡的金红色,忽然想起南洋渔民的话。他让人把东海的海稻种子送过去,附了张纸条:“你们的鱼露配海稻米,定是天下第一鲜。”

南洋的回信来得很快,随信寄来一瓶新酿的鱼露,里面泡着海稻的稻穗。渔民们在信里说,他们用中原的陶罐发酵鱼露,味道比以前更醇厚,还打算用海稻米做米酒,和中原的节水稻酒比一比。

“这才是真的‘以海为媒’,”沈清辞看着那瓶鱼露,笑着对萧煜说,“以前觉得大海是阻隔,现在倒成了最好的纽带。”

海稻的丰收,让沿海的商道也热闹起来。东海的海稻米、南洋的鱼露、中原的棉布、西域的羊毛,在新修的码头上装卸转运,形成了一条“海陆共生商道”。

皇太孙特意让人在商道沿线设了“共生驿站”,供商队歇脚、换货。驿站里不仅有客房和货栈,还摆着《天下共生大典》的拓本和《天下风味谱》,商人们歇脚时,既能学技艺,也能交流做菜的法子。

一个西域的驼队掌柜,在驿站里学会了用海稻米做抓饭,回去后在驼队里推广,说“比用青稞做的更耐饿”;中原的布商则从南洋商人那里学了用椰壳做染料,染出的棉布带着淡淡的清香,在京城卖断了货。

“这些驿站,比关卡管用多了,”太子看着商道的账本,对皇太孙说,“商人们互通有无,比派十队兵丁镇守还能安稳。”

皇太孙笑着点头:“爷爷说过,人心齐了,天下自安。商道上的人忙着赚钱、学本事,哪还有心思吵架?”

这年冬天,“海陆共生商道”上的商户们,自发组织了一场“商道年会”。东海的渔民带着海稻米和鱼干,南洋的商人捧着鱼露和椰糖,中原的布商扛着混纺布,西域的驼队载着羊毛和金线,在最大的驿站里摆开长桌,像一场流动的“天下风味宴”。

皇太孙特意赶来参加。商户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说商道上的新鲜事——有人用西域的金线,在中原的棉布上绣上海稻图案,成了抢手货;有人把南洋的椰壳雕成容器,装中原的米酒,好看又实用。

“殿下,”一个年轻的布商红着脸说,“我想娶南洋的一个姑娘,她会用珊瑚线染布,我们打算在驿站旁开个染坊,专做‘海陆共生布’!”

众人哄堂大笑,纷纷送上祝福。皇太孙拿出随身携带的海棠拐杖,在地上画了个圈:“好啊,等你们的染坊开起来,我把你们的法子刻到石碑上,让天下人都知道,商道上不仅有生意,还有姻缘。”

年会的最后,大家合力做了一道“商道大拼盘”——海稻米焖羊肉,鱼露拌豆腐,椰糖桂花糕,金线绣的布铺在底下当衬,像把整条商道的精华都装在了盘子里。

皇太孙举起碗,对众人说:“这碗酒,敬大海,敬土地,更敬在座的每一位——是你们让天下的东西能凑在一起,让日子能越过越热闹!”

酒碗碰撞的脆响,混着欢声笑语,飘出驿站,飘向茫茫夜色中的商道。远处的灯塔闪着光,像无数双眼睛,守护着这条流淌着货物与情谊的道路。

回到京城,皇太孙把商道年会上的见闻记下来,打算编成《商道共生录》。他在扉页上画了一幅简笔画:一艘海船和一队骆驼在驿站相遇,船员和驼夫正交换货物,旁边写着“路通了,心就通了”。

萧煜和沈清辞看着画,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们在雁门关送别商队的场景。那时的商道充满艰险,如今却成了传递温暖的纽带,不禁感慨万千。

“你看这画,”沈清辞轻声说,“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柴米油盐,却比任何战报都让人安心。”

萧煜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声音里带着满足:“这就是我们当年想要的天下啊——海有稻浪,路有驼铃,人有欢笑。”

雪花落在驿站的屋檐上,落在商道的石板上,也落在皇太孙年轻的肩头。他知道,这条商道会像海稻一样,不断向外延伸,而那些流动的货物、交换的技艺、萌生的情谊,终将让天下的每一个角落,都长出温暖的花。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