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58章 少年远游,风雨兼程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58章 少年远游,风雨兼程

作者:汐月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27:26

小皇孙加入“送种队”的那年,刚满十岁。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棉布短打,背着装满稻种的锦囊,腰间别着一把小小的木剑——是萧煜亲手刻的,说能“壮胆”。

出发前夜,沈清辞给他缝的披风不小心被烛火烫了个小洞。她连夜拆开重绣,在破洞的地方绣了朵小小的海棠花,针脚细密,像是把碎玉轩的春天都缝了进去。

“路上冷了就穿上,”她摸着孙子的头,眼眶有些红,“遇到难处别逞强,想想爷爷教你的——心稳了,路就稳了。”

小皇孙用力点头,把披风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背包:“奶奶放心,我会把稻种送到河西,还会给您带那边的瓜果回来!”

萧煜站在一旁,看着他背上的锦囊,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领兵出征的样子。那时他比小皇孙大不了几岁,心里装着仇恨和惶恐,哪像现在的孩子,心里只有稻种和远方。

“这是给你的。”萧煜递过一本《农桑新记》,扉页上写着“因地制宜”四个字,“各地的土地不一样,别死搬硬套,多问问当地人。”

“嗯!”小皇孙接过书,像接过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送种队”的队伍比去年更壮大了。除了中原和西域的孩子,还多了几个北疆的少年,骑着小马,背着干粮,像一群即将展翅的雏鹰。太子亲自送他们到城门口,递给小皇孙一面小小的旗帜,上面绣着“天下同耕”四个字。

“去吧,”太子拍着他的肩,“让天下人看看,大胤的孩子,能把种子种到天边去。”

队伍第一站是河西。这里的土地比淮南贫瘠,风也大,刚种下的稻种差点被风沙埋了。小皇孙想起爷爷的话,拉着当地的老农问:“爷爷,这里的地怎么才能留住水?”

老农指着远处的沙丘:“得先固沙。用麦秆编成方格,挡住沙子,才能种庄稼。”

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中原的孩子会编筐,就教大家编麦秆方格;西域的孩子力气大,负责搬运麦秆;北疆的少年熟悉风沙,指挥大家顺着风向摆方格。小皇孙则翻开《农桑新记》,把固沙的法子一笔一画记下来,说要带回京城给农官看。

固沙用了半个月,手上磨出了水泡,却没一个人叫苦。当第一株稻苗在方格中冒出头时,孩子们围着它欢呼,声音比风声还响亮。

离开河西时,老农送给他们一袋当地的耐旱豆:“这豆子好养活,带着路上吃,也别忘了种到更远的地方去。”

队伍继续向西,走到漠北时,遇到了一场暴雨。帐篷被风吹破了,装种子的锦囊湿了大半。小皇孙急得快哭了,北疆的少年却笑着说:“别怕,我们部落有法子!”

他们找来干燥的羊粪,生火烘干种子,又用羊皮缝了个新袋子,把种子小心翼翼装进去。夜里,大家挤在牧民的毡房里,听老人讲漠北的故事——说以前这里的人靠打猎为生,常常饿肚子,直到中原的粮种传来,才学会耕种,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所以我们才要送种子啊,”小皇孙啃着烤土豆,忽然说,“让每个地方的人,都能吃饱饭。”

老人笑着摸他的头:“好孩子,你们做的事,比当年的军队还有用。军队能打赢仗,却种不出粮食。”

队伍走到西域边界时,阿木带着部落的人来接他们。看到小皇孙晒黑的脸和磨破的鞋,阿木的妹妹红了眼眶,递上一双新做的羊毛靴:“这是我娘给你做的,暖和。”

小皇孙穿上靴子,脚立刻暖和起来,像踩着一团阳光。他从背包里掏出那本《农桑新记》,上面记满了各地的耕种方法,还有孩子们画的草图——有河西的麦秆方格,有漠北的羊粪烘干法,还有西域的灌溉渠设计。

“阿木哥哥,你看,”他指着其中一页,“我们把这些法子合在一起,是不是能让更多地方长出粮食?”

阿木看着本子上稚嫩的字迹和图画,用力点头:“是!等你们回去,我就把这些抄下来,让西域的每个部落都看到。”

归程时,队伍里的锦囊空了大半,却多了许多新东西——河西的耐旱豆,漠北的草药种,西域的新棉种,还有孩子们晒得黝黑的脸上,那股挡不住的朝气。

小皇孙的背包里,除了给奶奶的瓜果干,还多了一块漠北的石头,上面刻着牧民老人的话:“土地记得每一粒种子的恩情。”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