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结束的哨声带着刺骨的寒意,38:62的比分像块冰坨子,堵在每个中国球员的喉咙里。陈一鸣坐在替补席上,毛巾盖着脸,可指缝里还是能看见记分牌上那刺眼的红色数字。场边,山口拓正拿着战术板给张康画图,手指在“威尔斯”三个字上重重敲了敲,嘴唇动得飞快。
“观众朋友们,半场落后24分,这差距几乎是鸿沟啊。”王磊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咱们不是没拼,可希腊队的威尔斯太无解了——你防他突破,他就分外线;你缩回来防三分,他就自己碾着进。这种能持球主导全场的核心,正是咱们最缺的。”
周洋叹了口气:“看看威尔斯这半场数据,18分8助攻5篮板,攻防两端一把抓。咱们的外线要么只能传球不能攻,要么能攻却没视野,真没有一个能像他这样把球队扛在肩上的。”
更衣室里,张康没看战术板,只是盯着队员们的眼睛:“输分不怕,怕的是怂。第三节咱们打‘2-3’联防,赵瑞明沉底护筐,陈一鸣你跟威尔斯,别让他轻易起三步。田亮,多给陈一鸣喂球,让他找节奏!”
第三节哨声刚响,威尔斯就像头盯上猎物的雄狮,持球过半场直接启动,面对陈一鸣的防守,一个降重心变向晃开身位,隔着补防的赵瑞明单臂劈扣,篮筐发出“哐当”巨响。
“我的天!这记隔扣!威尔斯这身体控制能力,简直非人类!”王磊的声音发颤,“陈一鸣已经贴得够紧了,可就是拦不住!”
就在这时,中国队突然打了波反击。田亮快攻中一记长传,陈一鸣接球后在空中拧着身子,躲开希腊队后卫的封盖,反手将球挑进篮筐。
“漂亮!陈一鸣这记反手上篮!”王磊瞬间提高音量,“有了!就这么打!用速度冲他们!”
可威尔斯的回应来得更快。他持球推进到三分线,突然一个加速突破,吸引三人防守后,手腕一抖将球分给底角的萨瓦斯,三分空心入网。
“唉……还是防不住。”周洋叹气,“威尔斯这传球视野,太可怕了。”
接下来的回合,陈一鸣在低位接到球,背身顶着威尔斯连续转身,突然一个后撤步跳投,篮球划过弧线稳稳入网。
“好球!陈一鸣这脚步!”王磊激动地喊,“终于在威尔斯头上得分了!这就是技术!这就是韧性!”
但威尔斯的统治力并未减弱。他先是在快攻中完成追身大帽,将田亮的上篮扇出界外,接着又在阵地战中连续两次突破分球,助攻队友命中三分,分差重新拉开到30分以上。
“又进了……希腊队这三分雨,把咱们的防线浇透了。”王磊的声音重新沉了下去,“陈一鸣刚才那两个进球,就像沙漠里的水滴,根本改变不了局势。咱们缺的是能持续输出的持球点,一个人打不行,得有核心能串联起全队啊。”
第三节结束时,比分57:96——分差39分。陈一鸣喘着粗气,球衣上的汗水顺着褶皱往下滴,他看着威尔斯在对面和队友击掌,那轻松的样子,仿佛只是打完了一场训练赛。
末节,陈一鸣依旧没下场。他在快攻中接赵亚强传球,完成一记势大力沉的暴扣,落地后用力捶了下胸口。
“扣得好!陈一鸣这股劲没丢!”王磊的声音带着些许欣慰,“就算落后再多,这股拼劲不能少!”
可威尔斯的表演还在继续。他不仅自己突破上篮得手,还在三分线外投进一记超远三分,甚至玩起了不看人传球,助攻替补球员得分。希腊队的替补们围着他欢呼,场馆里的欢呼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你看威尔斯这状态,根本没使劲。”周洋苦笑,“他既能自己得分,又能让队友变得更好,这种核心能力,咱们真得羡慕。什么时候咱们能有一个这样的持球外线,中国篮球才能真正抬头啊。”
终场哨响,记分牌定格在75:110——分差35分。陈一鸣站在中圈,和威尔斯握手时,对方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带着一丝认可。可这认可,却比任何嘲讽都更让人难受。
“虽然输了35分,但陈一鸣第三节那几个进球,让我们看到了不屈的韧性。”王磊的声音里带着遗憾,“可遗憾的是,一场比赛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偶尔爆发。中国篮球,太需要一个能持球主导全局的外线核心了——有了这样的球员,今天的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陈一鸣望着那影子,突然觉得,这影子就像中国篮球的路,很长,很暗,但只要往前走,总会有光。
比赛结束后,张康向组委会申请让队伍留下观看剩余赛事,“多看看强队的打法,哪怕学一点皮毛也是好的。”
没过多久,陈一鸣主动找到了张康,手里捏着衣角,语气带着点忐忑:“张导,我想跟山口一起回美国。”
张康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笑了笑:“是想回去看美高联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