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的阳光斜斜撞进球馆,被看台上方“贝拉不败”的横幅割成碎金,在地板上晃出流动的光斑。
离比赛开始还有半小时,主场馆早已像口沸腾的高压锅——穿红色球衣的学生踩着折叠椅蹦跳,“干翻橡树山”的口号从看台上滚下来,砸在球员通道的铁皮门上,咚咚声混着震耳的鼓点,连场边贩卖机里的可乐都在嗡嗡发颤。
卖冰镇饮料的小贩推着车在人群里钻缝,冰桶里的水汽漫到他的额头上:“最后三瓶青柠味!等会儿吉姆·格林扣篮时,举着这个庆祝才够劲!”
前排家长区,麦肯太太攥着“汤姆冲呀”的应援牌,指节泛白地跟琼斯太太念叨:“你看汤姆的护膝,是不是比早上缠得更紧了?”
琼斯太太正给儿子杰夫里的应援棒充气,头也不抬地笑:“放心,刚才杰夫里跟我保证,会帮汤姆挡开防守,就像他们小时候在院子里抢篮板那样。”
话音刚落,馆外传来大巴刹车的刺耳声响。看台上瞬间竖起十几块“伊森软脚虾”的纸板,戴眼镜的学生会主席举着扩音器嘶吼:
“今天让你们知道,谁才是这里的王!”对面媒体区的闪光灯骤然密集,ESPN的记者对着镜头比划:
“注意贝拉的五号位——鲍勃·桑德斯本赛季场均12篮板,而橡树山的替补大前锋陈一鸣,上一场刚抢下10个,这场的篮板之争会比奖杯还烫手!”
穿杜克夹克的球探埋头速记,笔尖在“拉克丝·皮特 三分出手0.8秒”的字样下重重画了道线。
球员通道里,贝拉首发五人正对着墙壁拉伸。控卫汤姆·麦肯扶着墙转脚踝,上周崴伤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小前锋杰夫里·琼斯从后面撞了他一下:
“别跟个老头似的,等会儿我带你快攻,让你在橡树山后卫面前秀个穿裆。”汤姆笑骂着推开他:“就你那传球,别把球甩到啦啦队手里就行。”
莱克教练的脚步声从通道尽头传来,磨白边缘的战术板上沾着咖啡渍。他蹲下来捏了捏汤姆的护膝,护具里的凝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刚才热身那记背后传球,比受伤前还贼——等会儿就这么打,把他们的防线当成筛子,明白?”汤姆点头时,他又拍了拍杰夫里的肩膀:
“你哥托我带话,说你敢浪投,就把你床底的游戏机捐给慈善店。”杰夫里夸张地捂胸口:“那我还是给吉姆传空接吧!”大前锋吉姆·格林立刻捶他一拳:“算你识相。”
“教练,橡树山侧翼爱扑三分,我多突两步?”分卫拉克丝·皮特指着战术板上的红圈。莱克刚点头,中锋鲍勃·桑德斯瓮声瓮气地开口:
“他们替补大前锋抢篮板爱绕前,我卡他左路就行。”莱克把战术板往墙上一靠,指节叩了叩木板:
“都记住了?战术就一条——把球给最舒服的人,把防守变成铁闸。至于橡树山……”他扫过五张年轻的脸,声音突然拔得很高,“他们怕我们,比我们怕他们多十倍!”
通道外的欢呼声骤然掀高,裁判进场的哨声刺破嘈杂。杰夫里拽着汤姆往场边走:“走了走了,让他们看看主角登场!”
拉克丝·皮特扯了扯领口,露出里面印着“家人”的褪色T恤;吉姆·格林跟鲍勃·桑德斯撞了下肩膀,两人眼里的光比场边聚光灯还亮。
莱克教练望着他们的背影,把战术板往腋下一夹,最后喊了一声:“记住,不管输赢,你们都是贝拉的骄傲!”
声音刚出口,就被“贝拉!贝拉!”的浪涛吞没——下午两点的阳光正透过高窗,在球场上铺出一条亮得发烫的路,而属于他们的决战,正从这里炸开。
贝拉高中的球员通道里,空气比对面凉了半度,五星高中生们正对着镜子调整发带,金属扣碰撞的脆响混着远处的欢呼,像在绷一根无形的弦。
控卫杰森·科尔转着篮球,指尖把球面压出轻微的凹陷:“伊森,等会儿第一个挡拆,我给你喂个空接,让贝拉的傻子们见识下什么叫五星水准。”
大前锋伊森·帕克扯了扯球衣下摆,领口的“OAK HILL”字样被汗水浸得发深:
“放心,少不了他们的。”他瞥了眼角落里的陈一鸣——后者正反复系着鞋带,刚来三周的华裔少年,训练服背后的名字还没完全熨平,此刻却被卡特教练单独叫到了战术板前。
“听着,”卡特的声音压得很低,战术板上用蓝笔圈着贝拉的首发,“伊森打第一节前六分钟,就按我们练的——两个背身转身后仰,一个挡拆顺下暴扣,够集锦素材就行。”
他顿了顿,笔尖点向陈一鸣,“六分钟后你上,记住,节奏要稳,别跟着贝拉的快攻瞎跑。他们那几个核心连四星都够不上,就像第一场那样,每回合耗到20秒再出手,保持5分左右的领先,足够了。”
陈一鸣点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战术板边缘的毛刺。
旁边的替补席突然传来低低的嘀咕,是打了两年替补的小前锋泰勒·布朗,他用胳膊肘撞了撞身边的中锋替补卢卡斯·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