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4章 火焰与顽石

风雅宋朝 第4章 火焰与顽石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韩通的鲜血渗进御街的石缝时,叛乱的火星已经在大周疆域的南北两端同时迸溅。

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在潞州府邸摔碎了酒杯。这位与辽骑厮杀半生的老将,此刻胸膛剧烈起伏,眼睛死死盯着汴京来的诏书。

“赵匡胤...黄口小儿!”他一把揪住使者衣襟,“他在陈桥披上黄袍时,可还记得世宗皇帝的知遇之恩?!”

使者战战兢兢地捧出新朝的旌节与丹书铁券。李筠却夺过铁券,狠狠砸向庭中石狮——火星四溅中,他向北跪下,嘶声痛哭:“陛下!臣无能,竟让竖子篡了江山!”

当夜,李筠书房烛火通明。幕僚们分成两派争吵不休时,老将军突然抽出佩剑,斩下案角:

“我受周恩三十年,岂能事二姓!”

他做出了第一个决定:联络北汉。

---

与此同时,扬州节度使李重进正对着一封密信沉默。烛光在他脸上跳动,映出纠结的神色。

他是郭威的外孙,身上流着后周最正统的皇族血液。现在,一个比他资历浅、军功少的殿前都点检做了皇帝。

幕僚低声催促:“节帅,李筠在北方起事,正是我们南北呼应的大好时机...”

李重进抬手制止。他走到窗前,望着扬州的万家灯火。这里是他经营多年的根基,是江南最富庶的城市。起兵,意味着要将这一切投入战火。

“再等等。”他的声音干涩,“看看汴京那位...怎么做。”

---

汴京皇宫,福宁殿。

赵匡胤正在试穿礼服。绣娘跪在地上为他整理衣摆,礼官捧着舆图等候在侧。

“陛下,李筠扣留使者,已向北汉称臣。”赵普的声音平静无波,“李重进虽未表态,但密探发现他在加固城防。”

赵匡胤张开双臂,任由绣娘调整腰带的松紧。他忽然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你们觉得,这身衣服合身吗?”

众臣愕然。

“韩通穿着合身的周臣官服死了。”他的手指掠过礼服上的日月纹章,“李筠觉得这身新衣服不合身,要撕了它。”

他转身看向赵普:“先生以为,是改衣服难,还是换人难?”

赵普躬身:“改衣服,只需好裁缝。换人...要流血。”

“那就先做裁缝。”

---

四月,赵匡胤连下三道诏书。

第一道,追封韩通为中书令,以国公之礼厚葬,亲书“忠烈”二字。

第二道,加封李筠为中书令,遣使赐鞍马、玉带,并将其在汴京的子弟全部授官。

第三道,调石守信、高怀德率精兵五万,出太行山直逼潞州。

“剿抚并用。”赵匡胤对出征将领说,“但要记住,抚在剿前。”

当石守信大军兵临泽州时,李筠正对着北汉的援军暴跳如雷。北汉主刘钧只派来区区数千老弱,还派监军时刻掣肘。

“这就是你找的盟友?”赵普作为监军亲临阵前,在箭雨中对泽州城头喊话,“李将军,现在回头,仍是中书令。”

李筠的回答是一支弩箭,擦着赵普的官帽飞过。

当夜暴雨,石守信采纳赵普之计,亲率死士攀上湿滑的城墙。混战中,李筠被亲兵护着退守府库,看着满仓的粮草军械,突然大笑:

“我守着这些,原是要北伐契丹,光复燕云...”

笑声未落,府库四周突然火起。有人喊:“宋军火攻!”

李筠拔剑出鞘,最后望了一眼汴京方向,倒转剑柄。

火焰吞没泽州时,扬州的李重进收到了李筠的头颅——装在精美的木匣里,旁边是崭新的中书令旌节。

信使转达天子的原话:“李筠的路走错了。李爱卿是聪明人。”

李重进盯着木匣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他召集全部将领。

“把我的官印送去汴京。”他解下节度使印信,忽然苍老了许多,“告诉陛下...臣,愿入朝觐见。”

当使者带着印信离开扬州时,李重进独自登上城楼。初夏的风吹动他花白的鬓发,他望着运河上往来的商船,轻声问身边的儿子:

“你说,是做一个太平盛世的富家翁好,还是做一个乱世的节度使好?”

儿子不解其意。

老将军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只是忽然想起,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那个清晨说过的话——

“我要的,是一个能让诸位安享富贵的天下。”

---

捷报传回汴京时,赵匡胤正在御花园耕种。他扶起一株被风雨吹倒的禾苗,对随行的赵光义说:

“你看,治理天下和种地是一个道理。杂草要除,但更重要的是让禾苗长好。”

他接过捷报看了看,吩咐道:“李筠按节度使礼安葬。其部将归顺者,各授原职。”

“那李重进...”赵普请示。

“加封平卢节度使,准其留任扬州。”赵匡胤拍拍手上的泥土,“让人传话给他,就说朕记得他最爱扬州的金桂,盼他秋日入京,共赏桂花。”

当诏书送出时,赵彦正在整修宫墙。他听见两个文官在议论:

“陛下这招高明啊。李重进接到诏书,比接到战书还难受。”

“为何?”

“他若反,是不忠不义;若不反,就要离开经营多年的扬州。这是阳谋。”

赵彦似懂非懂。但他看见宫墙下的新土里,已经冒出青青草芽。

平叛的战争没有波及汴京。市井依旧热闹,新政正在推行。只有城门口偶尔出现的伤残老兵,提醒着人们远方发生过战事。

平叛的战争没有波及汴京。市井依旧热闹,新政正在推行。只有城门口偶尔出现的伤残老兵,提醒着人们远方发生过战事。

老卒某日酒后对赵彦说:“小子,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杀人不见血。”

赵彦望着宫城内飘扬的新朝旗帜,突然明白了:这个新皇帝,似乎真的在努力打造一个不需要太多流血,就能维持太平的天下。

【第四章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