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23章 文治的代价

风雅宋朝 第23章 文治的代价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太平兴国九年的第一场雪覆盖汴京时,资圣库的铜鼎终于彻底沉默了。赵光义站在库门前,看着工匠为铜鼎加固铁箍,忽然问楚昭辅:“你说先帝铸此鼎时,可曾想过它会裂?”

老臣还未回答,北方便传来消息:契丹改元“统和”,萧太后下诏设“汉儿司”,专司翻译宋人典籍。随奏章附来的,还有韩德让亲笔所书《请赐〈太平御览〉表》。

腊月大祭前,三司使呈上令人心惊的账簿:河北军费已占岁入六成,而江南漕运因河道淤塞,损耗年甚一年。更棘手的是,新科进士们联名上书,要求削减军费以增拨州县学田。

赵光义在奏章上批了“再议”二字,转身却问翰林学士:“若让契丹人读完《太平御览》,需要多少年?”

他夜访国子监时,发现监生们在争辩中已将《武经总要》斥为“权宜之术”,将《太平御览》奉为“万世之法”。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渐渐覆盖了讲武堂前的高粱河泥土。

年关封印前,杨业送来特殊的年礼——一车契丹孩童的习字纸。纸张粗糙,却工整抄写着《论语》篇章,间杂着契丹小字的批注。老将军在信中说:“幽州城头仍插狼旗,蒙学馆里已闻弦歌。”

赵光义命人将这些字纸裱成屏风,立在资圣库中央。某夜烛火跳跃间,他突然发现某张字纸背面,隐约透出宋军河北防线的地形图。

“好个韩德让...”皇帝抚图冷笑,“这是要与朕下一盘文武双全的棋。”

次日他下诏:开放四门书院,许契丹、党项子弟入学。诏书末句意味深长:“圣人典籍,当与天下共之。”

立春祭典上,赵光义做了一件震惊百官的事。他未按礼制祭祀天地,而是将《漕运新法》《武经总要》《太平御览》三部大书供于太庙。

“皇兄,”他执香轻语,“你留下的三道题,臣弟算是交卷了。”

香火缭绕中,他仿佛看见兄长在笑。那笑容与陈桥驿晨雾中的模样重叠,却多了几分他从未见过的疲惫。

礼成时,狂风骤起,将《武经总要》的书页吹开。众人惊呼声中,书页竟在庭中排成雁阵——恰是杨业最新战报中的骑兵阵型。

临春开封那日,赵光义独登宣德门。漕船正破冰前行,运来的不再是单纯的粮赋,还有江南的书籍、蜀中的织机、泉州的琉璃。而北去的商队里,藏着《农书》刻本与河渠图样。

“陛下在看什么?”新晋的宰相吕蒙正问。

“在看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皇帝指着北方,“刀兵能夺人城池,文治可化人心性。但最难的...”

他转身时,袖中落下一卷地图。众人看见,那张绘满契丹山川的绢图上,密密麻麻批注着漕渠开挖的测算数据。

三月春雨中,资圣库的裂鼎被熔铸成十二面铜镜。但这一次,镜背铭文不再是律法条款,而是《诗经》中的句子:“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第一个照镜的知县后来上书说,他在镜中看见的不是自己,而是汴京的虹桥与幽州的孤雁。更奇怪的是,每当边境告急,铜镜便会蒙上水汽——如同有人在远方叹息。

而北疆最新的战报显示:契丹贵族开始要求子女背诵《孟子》,有个部落甚至因为争夺《太平御览》残卷而发生内斗。

赵光义在病榻上听闻此事,对太子笑道:

“记住,长城会倒塌,漕运会淤塞,但刻在人心上的文字...永远都是最锋利的刀刃。”

(第一卷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