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8章 蜀口血战

风雅宋朝 第8章 蜀口血战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端平二年(1235年)的春风,未能吹散巴蜀上空的战云。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南宋"败盟"为借口,在和林召开忽里台大会,决意全面南征。数十万蒙古铁骑如决堤洪水,分三路扑向南宋。其中,西路大军在窝阔台次子阔端率领下,直指南宋最重要的战略后方——天府之国四川。

一、 剑门烽烟

七月,利州(今四川广元)北面的阳平关上空,鹫鹰盘旋不去。关城上,宋军都统制曹友闻望着北方卷起的尘烟,缓缓拔出佩剑。这位出身西北世家的名将,早已在此经营多年。

"蒙古鞑子果然来了。"副将夏寔声音低沉,"探马来报,阔端亲率五万精锐,其中骑兵过半。"

曹友闻目光如炬:"阳平关乃入蜀咽喉,此处若失,成都平原门户洞开。传令下去,依山城之险,步步为营。"

战斗在次日黎明打响。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关城,却在狭窄的山道间难以展开。曹友闻巧妙利用地形,以强弩据守要冲,滚木礌石如雨而下。激战三日,关城下堆满蒙古兵尸体,而城墙依然屹立。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阔端见强攻不下,分兵绕道米仓山,偷袭宋军粮道。同时,蒙古先锋汪世显率部翻越摩天岭,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利州后方。

"报——!利州失守,赵彦呐将军殉国!"

噩耗传来,曹友闻如遭雷击。侧翼被破,粮道已断,阳平关已成孤城。在血战十余日后,他不得不下令突围。

那个雨夜,曹友闻亲率死士断后,掩护主力南撤。在白水江畔,这位一代名将身中十余箭,犹自持剑力战,最终坠江殉国。亲兵寻其尸不得,只在江滩拾到他半截断剑。

二、 成都悲歌

十月,成都府衙内,制置使丁黼焦灼地踱步。城外,蒙古骑兵的呼啸声已隐约可闻。

"城内守军不足五千,如何守得住这偌大成都?"通判王翊面如死灰。

丁黼停下脚步,望向堂上"忠义"二字匾额:"守不住也要守。成都若失,全蜀震动。"

当蒙古铁骑突破残缺的城防时,成都街巷变成了屠宰场。丁黼率亲卫在府衙前做最后抵抗,身中数枪而亡。王翊退入文庙,在孔子像前整冠自尽。

这座曾经"扬一益二"的繁华都市,遭遇了立城以来最惨痛的劫难。史料记载:"火光照耀如昼,军民混战,尸塞街衢。"据后世考证,城中居民死者逾百万,千年繁华毁于一旦。

消息传至临安,举朝震惊。理宗辍朝三日,下诏追赠死难官员。然而,比哀悼更紧迫的是如何挽救危局——蒙古军已占据川北要地,随时可能顺江东下。

三、 巴渝砥柱

就在四川濒临全境沦陷的至暗时刻,一个身影毅然西进。嘉熙三年(1239年)秋,新任四川宣谕使、兵部侍郎余玠,率领一支精干僚属溯江而上,抵达重庆府。

这位出身淮西的儒将,在接印当日便做出一件令全蜀震动的事。他在宣抚使司衙门前立碑刻石,上书:

"集众思,广忠益。玠愿与蜀中军民同休戚,共生死。"

随后,他遍贴招贤榜:"有能献保蜀之策者,不拘出身,即授官职。"

数日后,果然有两位布衣之士应召而来。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冉琎、冉璞兄弟,虽无功名在身,却对巴蜀地形了如指掌。

"四川形胜之地,关键在于山城。"冉琎在军事会议上铺开地图,"若依山筑城,屯兵积粮,以点控面,则蒙古铁骑无所施其技。"

余玠目光炯炯:"请道其详。"

冉璞指点江山:"钓鱼山当三江之会,可筑城控扼重庆;云顶城守沱江之险,可屏障成都;大获城据米仓道,可断敌北上之路......"

一个前所未有的山城防御体系,在众人的谋划中逐渐清晰。

四、 钓鱼天险

淳佑二年(1242年)春,合州钓鱼山上,十万军民正在创造奇迹。

"石头!再运石头来!"都统制王坚声若洪钟,亲自督建城防。这位出身孟珙麾下的骁将,被余玠委以构筑钓鱼城的重任。

山势险峻,运输艰难。有老石匠想出妙法:冬季泼水成冰,利用冰道滑运巨石。军民昼夜不停,硬是在悬崖峭壁上筑起了周长十余里的坚固城墙。

更令人惊叹的是城内的设计:天池蓄水,可供十年之用;梯田开垦,足养数万之众;军工作坊,刀箭自给自足。整座山城就是一个完整的军事要塞。

与此同时,其他山城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嘉定府(今四川乐山)的凌云城、泸州的神臂城、阆州的大获城......一个个山城如棋子般星罗棋布,在巴山蜀水间织成一张巨大的防御网。

余玠坐镇重庆,运筹帷幄。他改革军制,重用本地将领;整顿财政,恢复盐茶专卖;招抚流亡,奖励垦荒。短短数年间,残破的四川竟奇迹般恢复了生机。

五、 江防血战

淳佑十一年(1251年)夏,蒙古新任大汗蒙哥调整战略,命其弟忽必烈经营荆州,大将兀良合台迂回大理,对四川形成夹击之势。

次年春,蒙古元帅纽璘率战船千艘顺嘉陵江南下,直扑重庆。钓鱼城下,一场决定四川命运的水战即将上演。

"敌船高大,我军小船如何应对?"部将张实不无忧虑。

王坚却胸有成竹:"已备下秘密武器。"

当蒙古舰队进入钓鱼城下的江面时,宋军突然放出数百艘"霹雳船"。这些小船装满火药,顺流而下,靠近敌船后立即引爆。顿时江面火海一片,蒙古战船纷纷起火。

纽璘急令后撤,却为时已晚。两岸宋军伏兵齐出,强弩如雨。张实率水军乘势突击,斩杀蒙古先锋元帅刘秃古。纽璘身陷重围,只得丢弃船只,狼狈北逃。

消息传至重庆,全城欢腾。余玠在庆功宴上举杯:"此战证明,山城之策可行!只要上下同心,四川必固若金汤!"

然而,就在四川战局稍定之时,从临安传来的消息却让余玠眉头紧锁——朝廷中,主张弃蜀守江的议论再起。更令人担忧的是,北方探马来报:蒙哥大汗已决意亲征,誓要踏平巴蜀。

夜色中的重庆城,余玠独立城头,望向北方。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四川这座血火熔炉,还将经历更加残酷的淬炼。而在襄阳方向,战云的聚集也预示着另一场风暴的来临......

(第八卷 第八章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