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21章 内禅重演

风雅宋朝 第21章 内禅重演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绍熙五年(1194年)初夏,临安城在闷热中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骚动。一股比江南梅雨更黏稠湿冷的氛围,自凤凰山皇城深处弥漫开来,逐渐笼罩了整个朝廷。疾病的阴影并非仅仅萦绕在龙榻之上,更盘踞在帝国权力交接的枢机之中。

一、 心疾难愈

重华宫,昔年孝宗颐养之所,如今却成了新君光宗赵惇时而清醒、时而迷乱的囚笼。这位即位刚满五年的皇帝,此刻正蜷缩在御榻深处,明黄色的龙袍衬得他脸色愈发青白。窗外一声突兀的鸦啼,竟让他浑身一颤,猛地将锦被拉过头顶,口中发出模糊不清的呓语。

“父皇…别过来…不是我…不是我…”

侍立一旁的宦官宫娥们垂首屏息,目光低垂,不敢与他对视,更不敢去深究那呓语中令人胆寒的意味。光宗的心疾,已非秘辛。这病症部分源于他本就脆弱的神经,更深层的,则源于那座近在咫尺的北内——重华宫。退居于此的太上皇孝宗赵昚,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的评判者,时刻提醒着光宗其皇位来源和那未曾达成的“中兴”期望,这沉重的压力最终压垮了他的精神。

御医束手无策,只能开出安神定志的汤药。然而,比汤药更致命的,是皇后李凤娘的操控。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凭借光宗的病态依赖,已将内廷权柄牢牢握在手中。她刻意隔绝内外,纵容甚至引导着光宗对太上皇的猜忌与恐惧。

二、 过宫风波

这一日,按礼制,皇帝需赴重华宫向太上皇问安。消息传来,光宗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骤然惊恐起来。

“不去!朕不去!”他挥舞着手臂,打翻了内侍奉上的药碗,褐色的药汁泼洒在龙纹地衣上,污浊一片,“他要害朕!他要夺回皇位!朕不去!”

李皇后轻移莲步,来到榻边,柔声细语,却字字如毒蛇吐信:“官家圣体欠安,自是静养为上。太上皇那边…唉,也是心疼官家,不会怪罪的。”她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只是外间那些大臣,尤其是留正那几个老顽固,怕是又要借此生事,聒噪不休了。”

她成功地将光宗对父亲的恐惧,引向了对外朝大臣的厌恶。果然,光宗眼中惧色更深,喃喃道:“对,对…他们都是一伙的…都想逼朕…”

与此同时,宰相留正率领群臣,已整齐跪在宫门外,恳请皇帝依礼过宫。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朝服,老人们身形摇摇欲坠,却始终得不到宫内的任何回应。留正须发皆张,以头叩地,血流满面,悲声高呼:“陛下!父子至亲,天伦所在!陛下不见太上皇,臣等不敢退!”

宫门紧闭,唯有蝉鸣刺耳。最终,年老体衰的留正不堪暑热与悲愤,当场昏厥。这场“过宫风波”以皇帝的彻底缺席和宰相的悲壮昏倒告终,朝廷体面,扫地以尽。消息传出,临安哗然,士林清议沸腾,皆言今上不孝,皇后干政,纲常沦丧。

三、 权阉弄枢

光宗病重不朝,政事自然陷入停滞。然而,帝国的机器却不能停转。权力的真空,迅速被新的角色填补。

内侍省押班,宦官王德谦,这个昔日不起眼的皇帝近侍,凭借其机敏和对光宗心意的揣摩,在李皇后的默许甚至纵容下,悄然走到了台前。垂拱殿的御座空悬,但御案上的奏疏却开始由王德谦初步阅览,择其“紧要”者,再通过李皇后转呈给神志不清的光宗。

一时间,通往王德谦私邸的道路变得车水马龙。各地奏报、官员升黜的请托,乃至军国要务的文书副本,都诡异地绕过了中书门下,流入这阉人之手。他用朱笔在奏章上留下的圈点批注,有时竟比皇帝的御批更具效力。

“王押班之意,便是娘娘之意,也便是官家之意。” 这句话在私下里悄然流传,成为钻营者心照不宣的密码。枢密院、三省的长官们或愤懑,或无奈,或选择明哲保身,帝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竟被一个宦官和李后编织的无形之网所笼罩,效率低下,政令混乱。

四、 朝局崩乱

皇帝的心病,宦官的弄权,直接导致了朝局的彻底崩坏。

留正病倒后,首相之位空悬,群龙无首。副相葛邲、胡晋臣等虽有心维持,却难以抗衡来自内廷的干扰。官员的任命不再依据才能政绩,而是取决于与王德谦的亲疏和李后的喜恶。正直敢言之士纷纷被排挤出朝,阿谀逢迎之辈则弹冠相庆。

更为致命的是,由于光宗长期无法正常视事,许多需要皇帝即时裁决的军政要务被无限期搁置。边境的军报,地方的灾情,财政的亏空…无数关乎国本的紧急文书,堆积在宫中,如同石沉大海。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焦虑感,在忠于职守的官员中间蔓延。

而在权力的漩涡边缘,一个身影正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知阁门事韩侂胄,作为外戚,他拥有出入宫禁的便利,却巧妙地与王德谦保持着距离。他目睹着光宗的昏聩、李后的跋扈、宦官的嚣张以及朝臣的无能,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如同暗夜中的火星,开始闪烁。他在等待,等待一个足以颠覆眼前这一切混乱的时机。

五、 重华幽影

北内重华宫中,太上皇孝宗赵昚的病情,在无人真正关切的情况下,急剧恶化。曾经怀抱中兴之志的他,如今缠绵病榻,形容枯槁。宫人侍奉虽不敢怠慢,但那种被遗忘、被隔绝的冰冷,比疾病本身更摧残人心。

他偶尔清醒时,会问起儿子的情况,得到的永远是含糊其辞的回复。他或许能猜到外界正在发生什么,那由他亲手传递下去的江山,正在他眼前以最不堪的方式分崩离析。这种清醒,对他而言,无异于一种酷刑。

六月,一场暴雨过后,重华宫传出丧钟。太上皇赵昚,在无尽的遗憾与悲凉中,潼然长逝。至死,他那位患有心疾的皇帝儿子,也未曾踏足重华宫,见他最后一面。

皇帝拒不主持太上皇丧礼!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穿了帝国最后的伦理底线。朝野震惊,天下哗然。赵宋王朝以孝治天下的根基,在这一刻,随着孝宗的离世和光宗的缺席,轰然动摇。

混乱已臻极致,变革的导火索,已然点燃。内禅的闹剧,即将以另一种更富戏剧性的方式,再次上演。

(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