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风雅宋朝 > 第14章 封桩遗梦

风雅宋朝 第14章 封桩遗梦

作者:户外老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35:06

第十四章 封桩遗梦

太平兴国四年的初雪降下时,汴京皇城西北角的资圣库开启了尘封多年的铜锁。新任三司使楚昭辅举着火把走进库房,却在看清库内景象时惊得后退半步——堆积如山的铜钱一直垒到梁架,蛛网在钱串间织成灰蒙蒙的帐幕,而最深处那尊以黄绫覆盖的巨物,赫然是周世宗征淮西时铸造的镇国铜鼎。

“整整十七年...”楚昭辅抚摸着鼎身上“显德”年号的刻痕,想起昨日在枢密院看到的边报:契丹骑兵又越过拒马河,劫掠了三座边镇。

垂拱殿的地龙烧得过分暖和,赵光义却仍披着貂裘。他面前摊开着兄长亲笔绘制的《幽燕山川图》,图角批注墨迹犹新:“赎买之资,当积于太平。”

“契丹萧太后遣使索要岁币。”曹彬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说要我们补偿他们‘代守’幽云十六州的辛劳。”

赵光义的指尖划过图上居庸关的位置,那里被赵匡胤用朱砂点了三处标记。“先帝设封桩库时说过,”他忽然抬眼看楚昭辅,“这些钱财要用来办三件事——赎幽蓟,迁河朔,养死士。如今库中积财几何?”

楚昭辅展开账册的手指微微发抖:“折合铜钱七百万贯,足以赎回...”

“不够。”太宗打断他,从袖中取出封密奏,“幽州守将韩德让给萧后的私信里说,除非拿十座城的岁入来换。”

当夜资圣库突发走水,所幸扑救及时只烧毁了西侧账房。开封府尹在灰烬中查出火油痕迹,更诡异的是,存放契丹贸易文书的铁柜竟不翼而飞。

赵普抱病入宫时,看见太宗正对着烧焦的《幽燕图》残片出神。“是北边来的人。”老丞相咳嗽着说,“韩德让怕我们真用钱财赎城,断了他挟寇自重的根基。”

烛火噼啪作响,映着君臣二人摇晃的影子。赵光义忽然问起旧事:“当年陈桥兵变前,兄长为何要把所有家财分赠将士?”

赵普抬眼望向殿外纷扬的雪花:“因为先帝知道,有些东西比钱财重要。”

转机出现在腊月二十三。漕运衙门在清查历年账目时,发现某艘沉船的货单上记载着特殊货物——二十年前幽州商队运往汴京的“龙血木”,收货人竟是赵匡胤微服私访时用的化名。

楚昭辅带人挖开汴河旧码头,在淤泥中起出十个密封的陶瓮。瓮中装满带契丹文字的羊皮卷,详细记载着幽云各州县的田亩赋税、兵力部署,甚至还有韩氏家族与契丹皇室的姻亲图谱。

“原来先帝早就...”楚昭辅抚着卷宗上熟悉的笔迹哽咽难言。某张地图背面写着小小的注脚:“赎买不成,则知己知彼。”

恰在此时边境急报又至:契丹发生内乱,韩德让之侄率五千精骑投诚,条件是宋军助其夺取幽州。

太宗在资圣库召见群臣那日,雪后初霁。他命人掀开镇国铜鼎上的黄绫,鼎内竟堆满生锈的刀剑。

“这些是周世宗北伐时损毁的兵刃。”赵光义抓起把断刃任其从指缝滑落,“先帝将其熔铸为鼎,是要我们记得——幽云不是用来买的。”

他忽然举起铁锤砸向铜鼎,在众人惊呼声中,鼎身裂开道缝隙,露出内壁铭文。那是赵匡胤留下的最后手书:

“货殖可积于太平,山河当取于盛世。”

楚昭辅在修缮资圣库时,命人将裂鼎重新熔铸。新铸的铜碑立在库前,碑文记录着封桩库钱财的最终去向——在边境设立五处榷场,收购契丹战马;资助山东船厂建造海舟,从海路夹击幽州;最重要的是拨给将作监,研制能击破城防的重炮。

暮春时节,第一批新炮运抵边境。曹彬在试射后递上奏章,称其威力足以轰开幽州城墙。而契丹细作传回的消息更令人振奋:萧后正在连夜加固居庸关。

赵光义站在新落成的讲武台上,望着北方的天空。有宦官看见,陛下手中攥着片从裂鼎上凿下的铜片,边缘已被摩挲得温润如玉。

那夜资圣库方向传来隐约的锤凿声。晨起人们发现,铜碑背面多出列新刻的小字:“太平兴国四年春,帝裂鼎铸剑。”

而远在河北的漕船上,老舵工陈三对着新绘的《北疆漕运图》喃喃自语:“这航线...分明是冲着涿州去的啊。”

【第十四章终】

喜欢风雅宋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风雅宋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