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马对阵AC米兰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米兰城的清晨,与往常并无二致。古老的有轨电车发出“叮当”的声响,慢悠悠地穿过还未完全苏醒的街道,鸽子在米兰大教堂前的广场上悠闲地踱步,咖啡馆里开始飘出浓郁的意式浓缩咖啡的香气。
然而,这份属于米兰的、传承了数百年的宁静,很快,就被一场前所未有的、源自数字世界的舆论风暴,彻底地、毫无征兆地撕得粉碎。
上午10点整。
一个精确到秒的时间点。
AC米兰俱乐部的官方网站、所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包括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以及那家在欧洲以专业和客观着称的独立战术分析网站“The Tactical View”,在同一瞬间,同步发布了一份标题极其冷静、但内容却堪称石破天惊的、长达二十页的PDF文件。
文件的标题,用一种不带任何感**彩的、学术论文般的字体写着:
《关于2012-2013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第7轮帕尔马vs AC米兰比赛第85分钟关键判罚的技术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的开头,有一段简洁明了的引言,措辞严谨得像一份法律文件:
“本报告,旨在通过目前可用的、最先进的、客观的技术手段和可量化的数据分析,对昨日比赛中所发生的一次关键性争议判罚,进行一次纯粹的、第三方的专业评估。本报告的目的,并非为了挑战或质疑任何个人,而是为了向广大的球迷、媒体和公众,提供一个基于事实的、可供讨论的依据。”
报告的核心内容,被清晰地分为了三个主要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像一发重磅炮弹,精准地、毁灭性地,轰击着意大利足球那套古老而封闭的裁判体系。
第一部分:多角度、超高清视频证据。
报告中,内嵌了由“神盾”计划部署在塔尔迪尼球场的、多个秘密机位所独立拍摄的、远超电视转播清晰度的超高清视频。这些视频,可以被读者以0.25倍速、甚至0.1倍速的慢动作,反复播放。从每一个角度,都能清晰无比地看到,伊布拉希莫维奇在突入禁区后,被帕尔马最后一名后卫,从身后,用一个极其野蛮的、甚至可以说是废人式的动作,狠狠铲倒的全过程。视频中,皮球的滚动轨迹和防守球员铲球的腿部运动轨迹,被清晰地用两条不同颜色的线条标记了出来——两条线,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第二部分:虚拟VAR划线系统。
报告引用了一套目前只在少数几个顶级实验室中存在的、高精度的虚拟VAR划线系统。系统通过对球场的三维建模,精确地、以厘米级的精度,标示出了犯规发生的具体位置。那条由系统自动生成的、代表着犯规瞬间的红色虚拟线,清晰地、不容置辩地,划在了距离禁区线内侧,至少五十厘米的位置。
第三部分:三维动态模型重建。
这是整份报告中,技术含量最高,也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部分。技术团队,通过对多角度视频的AI算法分析,完整地重建出了犯规瞬间的三维动态模型。在这个可以360度无死角旋转、缩放的虚拟场景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防守球员那条用力的、伸出的右腿,是如何完美地避开了皮球,然后,像一把镰刀一样,狠狠地、自下而上地,勾在了伊布作为支撑腿的左脚脚踝上。
报告的结论部分,措辞强硬,逻辑清晰,不容辩驳:
“综上所述,根据国际足联最新版本的《足球竞赛规则》第12条关于‘犯规与不正当行为’的规定,特别是其中关于‘破坏明显进球得分机会’的4.3条和5.2条细则。当一名防守球员,在己方罚球区内,作为最后一名防守人,从身后用铲球动作,阻止一名已经形成单刀机会的进攻球员,且其动作完全没有触及皮球时,应当被判罚点球,并被直接出示红牌罚下。本次争议事件中的所有技术数据和视频证据,均确凿无疑地表明,主裁判保罗·马佐莱尼先生所做出的‘禁区外任意球 黄牌’的判罚,是一次100%的、重大的、足以改变比赛最终结果的误判。”
而附在整份报告最后的,是来自AC米兰俱乐部官方的一份声明。这份声明,由林志华亲自审定,措辞强硬,却又保持着一种极具风度的、彬彬有礼的姿态:
“AC米兰俱乐部,始终尊重并敬佩所有裁判员在球场上的辛勤工作和专业权威。但我们同时也坚信,公平、公正与透明,是足球这项伟大的、被称之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基石。我们之所以发布这份纯技术性的分析报告,其目的,不是为了质疑或攻击任何个人。而是为了能够推动我们所热爱的意甲联赛,在判罚标准的统一性、和现代技术应用的开放性方面,取得积极的进步。我们坚信,只有当绿茵场上的每一个关键判罚,都能够经得起公开的、科学的技术检验时,足球,才能真正地、无愧于其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荣耀与价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