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14章 晒架初成迎远客,枫香满镇引赞叹

第二天一早,陈建国还没起床,就听见院外传来了马车的声音。他揉着眼睛走出屋,就看见一辆马车停在济世堂门口,马车上坐着几个穿着蓝布褂子的人 —— 是邻镇的刘郎中和几个村民,马车上还装着几袋粮食。“陈先生,赵老弟!” 刘郎中从马车上跳下来,笑着走进院,“我听说你们做了多层晒架,特意带我们镇的人来看看,要是好用,我们也想做几个。”

陈建国赶紧把他们让进院,指着晒粮场的方向:“刘郎中,晒架在晒粮场,我带你们去看。” 一行人往晒粮场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都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到了晒粮场,刘郎中和邻镇的村民看到多层晒架,都忍不住围过去 —— 有的摸立柱,有的看竹篾网,还有的站在晒架下,抬头看茅草棚。“这架子真结实!” 邻镇的一个村民,用力晃了晃晒架的立柱,晒架纹丝不动,“我们镇的晒架,一晃就晃悠,跟这没法比。”

陈建国给他们讲解晒架的用法:“这架子分三层,每层都能晒粮食,顶上的茅草棚能防雨。要是想移动,还能在底下装轮子 —— 不过咱们镇的路不平,装轮子容易歪,所以就没装。” 刘郎中点头称赞:“这法子太妙了!我们镇今年也收了不少粮食,就是晒架不够用,好多粮食堆在屋里,都有点潮了。陈先生,你能不能把图纸给我们一份,我们也照着做?”

陈建国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这就回去拿图纸。” 他让赵二柱陪着刘郎中他们,自己跑回济世堂,取了图纸 —— 他昨晚特意多画了几份,就是怕有人来借。回到晒粮场,陈建国把图纸递给刘郎中,还详细讲解了尺寸和组装方法:“立柱要选老枫木,结实;竹篾网的网眼,要比玉米粒小,比麦粒大,这样不管晒玉米还是麦子,都合适。”

刘郎中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太感谢你了,陈先生!以后咱们两镇,可要多走动走动 —— 你们镇的晒架,我们镇的草药,互相帮衬着,日子才能过好。” 陈建国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大家都是过日子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中午,张大爷留刘郎中他们吃饭。饭桌上,刘郎中跟张大爷聊起了枫溪镇的变化:“以前我来枫溪镇,总觉得你们镇跟别的镇差不多,现在不一样了 —— 有了‘温度管子’熬药,有了多层晒架晒粮,连空气里都透着股精气神。” 张大爷笑着看了看陈建国:“这都是建国的功劳!要是没有他,咱们镇还不知道要愁多少事呢。” 陈建国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张大爷,您别这么说,我就是提了点想法,还是靠大家一起干,才能做成。”

饭后,刘郎中他们要回去了。临走时,刘郎中从马车上搬下一袋大米,递给陈建国:“陈先生,这是我们镇自己种的大米,不算值钱,你别嫌弃。就当是…… 就当是买图纸的钱。” 陈建国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我就不客气了!以后你们镇要是有啥难题,尽管来问 —— 能帮的,我肯定帮。”

刘郎中他们走后,村民们又开始组装晒架。陈建国跟着一起干,他发现,经过昨天的练习,村民们越来越熟练了 —— 有的锯木,有的钉钉子,有的编竹篾网,配合得特别默契。小丫和几个孩子,也在旁边帮忙递工具,小丫还把捡来的枫叶,贴在每个晒架的立柱上,说这样 “每个晒架都有枫精灵守护”。

傍晚的时候,又有三个晒架组装好了。晒粮场里,四个多层晒架并排站着,像四个威武的士兵,顶上的茅草棚,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村民们开始往晒架上搬粮食 —— 玉米、麦子、豆子,一层层铺在竹篾网上,远远看去,像铺了层五颜六色的毯子。李大婶站在晒架旁边,看着自家的玉米,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再也不用愁粮食没地方晒了!等粮食晒干了,我给陈先生做玉米饼吃,让陈先生尝尝我的手艺。”

陈建国坐在晒架旁边的石头上,看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听着他们的笑声,心里满是暖意。他摸出怀里的怀表,表盘还是停在 10:10,可他总觉得,这怀表好像在跟他一起,感受着枫溪镇的热闹。夜风裹着粮食的清香和枫叶的清香吹过来,陈建国深吸一口气,忽然明白:所谓的 “融入”,不是你变成了这里的人,是这里的人,把你当成了自己人。那些晒架上的粮食、院中的草药、孩子们的笑声,都是对你的接纳 —— 比任何语言都更实在,更温暖。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